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立的“心学”思想精深、内容丰富,将中国古代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王阳明自幼习文,精读史书,12岁时立志要读书做圣人;17岁,在结婚之夜不见了踪影;28岁时中进士;34岁时因仗义抗旨,惹怒了宦官刘瑾被关进大牢,随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却在蛮荒之地悟出了大学问;三年之后,调往江西庐陵任知县。此后,他以一介书生征战沙场指挥作战,却屡战屡胜,帮助平息了皇室内部的叛乱。
王阳明虽然出身书香门第,才华出众,但是多次参加会试都没有上榜,在封建社会,在外人看来是件非常耻辱的事情。他对此却不以为然:“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在他看来,读书中举只是个虚名,即使考上了也不算什么,只有真正将学问用于为百姓、为社会谋福利,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
他说:“世之人从其名之好也,而竞以相高;从其利之好也,而贪以相取;从其心意耳目之好,而诈以相欺;亦皆自以为从吾所好矣。”
王阳明认为,世人都因为虚名互相攀比,因为利益而互相索取,从自己的喜好出发相互欺骗,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他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终极关怀和导向,他既希望能实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还希望实现报国行道的理想,却不希望为名所累。
晋朝车胤夜读的故事流传千古。车胤幼时家贫,他利用萤火虫的光亮代替油灯勤学苦读,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有一个书生,也因为像车胤那样借萤火夜读,在乡里出了名,乡人都十分敬佩他。
一天早晨,有一个人去拜访他,想向他求教。可是这位书生的家人告诉拜访者,说书生不在家,已经出门了。
来访者十分不解地问:“他晚上读书没休息,难道白天也还外出干活吗?”家人告诉他:“没有其他原因,他出去捕捉萤火虫去了,到黄昏就会回来。”
车胤是真的为求知而读书,而这个书生却是白天捕萤,晚上回来装模作样,“名”是有了,但时间长了就会露马脚,很快被世人唾弃。
曾国藩在谈到他读书的目的时,科举求功名本身无可非议,但读书的最终目的绝不止这些。科举功名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中举足以让父母长辈欢喜,读书可以做官,而做官可以奉养双亲。他读书更多是为诚心、正己、修身、齐家,以求问心无愧。
读书要对知识发自内心的喜爱,要有一种求得智慧后幡然醒悟的大欢喜,也就是读书过程中的明心、静性、寂静、欢喜。
为虚名而读书,能为人带来一时的心理满足,但最终只能成为噱头,本身毫无价值。
为了虚名去斗争,也是人世间矛盾的重要起因,是人生痛苦的来源。王阳明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说,读书如果一味追求声名,所有的道理都是白学,与为学之道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