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端阳

      每年端午,总不免思想起楚恨离骚。一场夏雨,更浸染起浓郁乡愁。

      无数次跟朋友讲:人生最好吃的荤菜,是母亲从大队食堂偷偷用旧报纸包回来的一块五花肉。人生最好吃的素菜,是母亲在烟熏火燎的土灶上翻炒的辣椒炒茄子。

      疫情过后的端午节,刷着屏幕看神州一片热闹。在南方,更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大江大河都在争舸竞渡。

      九江八里湖当然也有赛龙舟的,因车多人多交通管制,走亲之余带着妻子儿女只能远远的观看。在雨中,终究没感受到鼓点急催,浆如飞,舟如箭的激情澎湃。

      记忆最深的赛龙舟是在老家修河。孩童时候,三都镇对我来说实在是大城市,几十里乡村还真算远近闻名。三都镇的修河上有一道浮桥,连接着正街与河背的往来。铁匠、木匠、篾匠、包子油条铺、应有尽有,豆腐坊、米粉坊、油面坊琳琅满目。弯弯绕绕的街道,杨柳青青的两岸,都砌着长长的青石板。商贾往来,有集有会。

      当碧水荡漾,绿柳成荫。每年端午——老家叫端阳——在浮桥之下,都会赛龙舟。一群粗壮汉子赤膊着上身,穿着短裤,腰间系一条灰长毛巾。被各自村镇的乡亲簇拥着上龙舟,像出征的将士上战场。

        一边一排执浆,舟尾一个持长浆掌舵,最重要的该是拿着两个鼓槌的壮实汉子了。一声哨响,十几条龙舟上鼓点齐发,鼓声从徐到骤,船浆儿由缓到疾。鼓声越来越密,水花就越来越高,临到钟点,那鼓点如瓦沟流水紧紧凑凑,船浆儿像播谷咚咚两边翻飞。

      舟里的人拼命争先汗如雨下,两岸上人头攒动喊声如雷。

      爱去三都的我,除了三都热乎乎的糖包子和油条豆浆好吃,最深刻的就是端阳热闹的赛龙舟了。再后来,读到了屈原,悲愤替代了美食美景,好多记忆也逐渐模糊。

      我记得我和发小们,在端阳节,无论男娃女娃胸前,都挂着一个小小的蛋篓,里面装着一个或两个涂红了的土鸡蛋。

      那蛋篓是尼龙绳还是毛线编就,记不得了,也许各家材料都不一样。但肯定是红绳且编得好看,一孔一眼比铜钱大,又恰好漏不掉鸡蛋。

      暮然回首,原来在一孔一眼间悄悄遗漏的,是经年消逝的青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端午节”,对于村里老一辈的人来说,并不使用这个词,而是说五月端阳。在五月端阳这一天,家里自是要做一顿比平日丰盛的...
    普普Echo阅读 3,838评论 0 1
  • 资江到了每年五月就丰满起来,特别是端午前后,天空仿佛破了窟窿,雨水直往下倾。浑黄的水夹杂着从上游卷下来的枝叶、垃圾...
    梦里李大侠阅读 3,813评论 0 2
  • 高一关于端午节的作文800字【五篇】 导语:作文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学习好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次考试得用到作...
    64cd40b8fe4b阅读 676评论 0 2
  • 【晒一篇去年的旧帖】 龙粽(隆重) 登场,香艾(相爱) 端阳 ——也说端午节文化的教育价值 何池歆2017年5月2...
    何池歆阅读 4,423评论 0 2
  • 点评:邓伟林(天伟之歌) 沃土情群第28期楹联创作,以端午节为题材自拟楹联作品一副。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天伟之歌阅读 3,3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