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王诜(shen)的官二代,因为在官场不得志,只好集中精力发展个人爱好。因为家里不差钱,宅子又够大,于是专门盖了一间屋子,取名“宝绘堂”,用来收藏历代名人字画珍宝,日夜把玩临摹。与其他只懂钻营的官二代相比,倒也是一个能诗擅画,亦工词,且风格清奇的文化人。
在北宋那个年代,最有名的文化红人就是苏轼,而这个王诜有恰恰是苏轼的超级粉丝,于是王诜就开始借着学习文化的理由和苏轼交往起来。因为年龄相近、家世相仿、志趣相投,两人就成了知己,经常聚到一起聊人生、谈理想。
要说这苏轼,苏子瞻,那可是大宋朝的名门望族,身边更有一个以高逼格著称的的小圈子,老先生最得意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他们并称“苏门四学士”。这些人都自视才高,行为不羁。“红颜易老,知己难求”,这些人本着惺惺相惜的原则,一有空儿就组局交流心得,日子过得十分逍遥。
突然有一天,王诜心血来潮,邀请苏家兄弟、李公麟等人来自家花园一聚,结果一不小心就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中国古代文人第一聚会--西园雅集。这次聚会召集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補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再加上主人王诜共16人(侍妾、奴仆未包含在内),大半个文化圈的人都到场了。席间,大家吟诗作赋、品茗论道,好不热闹。
千古第一盛会
正玩得高兴,就听有人说:“咱们现在这么高兴,也不知道下次再聚是什么时候。真想把这美好的时光永远留住~”听到这话,王诜笑了,说:“那还不容易,今天咱们的大画家李公麟也来了,有他在还怕啥!来来,公麟兄,你把咱的聚会画下来,以后谁想大伙儿了就看看画。”
于是,李公麟凭借自己在白描方面的天分,把大家游园集会的场景凭记忆一一记录,画完之后众人就像再次游园一样,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就是震惊古今的《西园雅集图》。大书法家米芾为画题记,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神行动作,即《西园雅集图记》。
也许,大伙已经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树下创作的苏轼桌子上居然出现了一个香炉。(详见下图)
文人写字作画离不开文房四宝,书桌上摆上砚台镇纸也还说得过去,可这苏大文豪放香炉是几个意思?前面我们说了宋代是一个全民用香的时代,不论男女老幼,日常起居、社交集会都少不了香。
焚香更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激发创作灵感的风雅之事,即有独酌自品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更何况游园的时候还有而爱香懂香闻名的苏轼、黄庭坚师徒,因此画中出现香炉的身影也就合情合理了。
------手打分割线------
《西园雅集图》和《西园雅集图记》完整展现了北宋文人文士内心精神世界。通过饮酒作赋、品茗焚香等方式展示文人风流调悦、超凡脱俗的性情,被后世文人推重和效仿。
再加上苏家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秦观等人都是自带吸粉功能,光芒闪耀的业界大牛,后人景仰之余,纷纷摹绘《西园雅集图》,著名画家马远、刘松年等,都曾画过《西园雅集图》,以致“西园雅集图”成了人物画家的一个常见画题。
注:
1、王诜,宋英宗的驸马,北宋时代仅次于徽宗皇帝赵佶的第二大书画玩家,西园为其府第;
2、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
3、古代文人聚会世人称之为“雅集”,历史上最著名的雅集有两个:一个是发生在东晋绍兴的“兰亭集”,一个是发生在北宋汴京的“西园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