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作者简单心理,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3年1月出版,14.8万字。
简单心理创办于2014年4月,是一个主打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心理帮助,另一方面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服务。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从出生后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脉络,梳理了理解自己、理解家庭、理解人际关系、理解性别和亲密关系这四条路线中,常常会遇到的障碍,引导我们向内看见、不断成长。
【撷取摘要】
1.
要谈如何爱自己,首先要理解一个人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英国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和外界建立关系,不断地在关系中形成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整合自我”:我们先是和主要养育者建立关系,在关系中照见自己的样子,形成对于他人的看法和期待;然后我们逐步和家中其他养育者、更大的家族建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形成更复杂的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然后我们进入学校、集体、社会。我们不断在成长的各种关系中,重新理解和定义自我,并且形成对于他人、世界的认识和想象。
2.
相比于自尊的高低,自尊的稳定性对心理状态有更加重要的影响。一个自尊水平总是稳定在6分的人,很可能比一个在2分和10分之间反复横跳的人更加幸福和从容。
不要再把“证明自己”当成做一件事的意义,而是多问问自己:做这件事能带给别人什么好处?
3.
如果在持续两周的时间里出现了下述三个症状中的两个,就处在罹患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请一定去专业医院寻求诊断和帮助。(1)每天都情绪低落、空虚、没有价值感。(2)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兴趣。(3)疲劳、思维迟缓,
4.
上瘾有一个最简单粗略的评估手段“CAGE评估表”:(1)Cut Down,即减少。指是否尝试过减少使用你成瘾对象的使用频率或使用量?(2)Annoyed,即发火生气。(3)Guilt,内疚。(4)Eye-opener。有两个及以上的回答是“yes”,可能就需要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成瘾倾向。
5.
什么是亲职化的亲子关系?亲职化是指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颠倒,父母放弃了他们身为父母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并将这种责任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亲职化可分为两种类型:(1)情感型。父母会强迫孩子满足自己或者其他兄弟姐妹的情感需求,孩子成了父母的密友。(2)工具型。例如完成照看弟弟妹妹、做饭等父母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大人”。
亲职化关系对孩子成年后的影响:(1)情绪敏感。(2)容易愤怒。过往的一些难受经历——向父母寻求慰藉却不可得,情感诉求得不到回应——就会再次袭上心头,失望、羞耻、自我批判的感觉会让他们痛苦加倍。(3)很难建立依恋联结。
6.
原生家庭之伤有解吗?李松蔚说,“和解是一种压力。问题不是问题,我们对问题的不接纳、对抗,或者执着于解决问题,才构成了真正的问题。”
和解不是原谅和接受,而是做出选择。“你不用把自己的翅膀折断了,去成就一个家庭的完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接纳这些原生家庭中已经发生的痛苦,它们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必须去解决的“问题”。我们有能力(翅膀)从原生家庭中分化,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我的发展上。
具体做法:(1)允许自己愤怒。(2)改变自己的叙事方式。如,把“我爸从来不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变成“我一直在努力摆脱我爸的控制”。(3) 做出意义解释。我们无法决定过去发生了什么,但我们能够决定给过去赋予什么样的意义。(4)练习非辩护性回应。如,父母责怪道,“我们去你那边看你,你居然建议我们去住宾馆,我简直不能相信。”,子女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我真的没有办法,我也不想这样的……要不等你们来了,我带你们去其他地方好好玩一趟。”,这就是辩护性回应。我们需要练习的是非辩护性回应,“嗯,确实让你们伤心了。”
7.
你“准备好”成为妈妈了吗?对照一下以下条件:(1) 压力水平较低。(2)拥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3)在生活中搭建“脚手架”的能力。如果父母能够用交流和开放性的语言,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犯错环境,指导孩子完成他们原先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就是成功搭建了“脚手架”。搭建“脚手架”的能力,常常被心理学家看作一项评价优秀父母的指标。(4)拥有良好的感情生活。
如果说人们对父爱有什么期待的话,用精神分析师李孟潮的说法,叫作“胜利的背影”——父亲被期待成为家中最成功的那个人。他沉默,遥远地爱着孩子,只给家庭留下忙碌的后背,成为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符号。
“足够好的父亲”,这是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的观点。首先,他需要足够在场。他要与妻子有良好的伴侣关系,存在于真实的日常互动中,为孩子提供(除母亲之外的)第二个支持系统;其次,他需要存活下来。孩子常将家中男性理想化。作为父亲,他需要熬过孩子对自己“理想化”的破灭,熬过孩子对他的失望、憎恨。不竞争,不报复。与此同时,他能扩张对真实自己的接纳程度,依然对孩子付出“存在”,付出爱。
8.
我们这一辈人对无限选择、自尊和幸福的迷恋,可能会养育一代“权力感强、自恋、物质主义、成年后无力面对挑战”的年轻人。这些新父母们不是做得不够,恰好相反:他们总是因“恐惧自己做得太少”而做得太多。他们是“过度养育”的父母。
临床心理学家朱迪思·洛克(Judith Locke)认为,过度养育有两种特点:(1)过度协助。(2)超敏回应。
超敏回应,意味着对孩子付出的爱、关心、爱护和赞扬的程度“超出真实情况”。例如,学校有一支少年足球队,组织者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优秀”而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奖项。给表现不佳但有进步的孩子颁布“最佳进步奖”,给没成绩的孩子颁布“全勤奖”……总之,每个人都值得称赞,团队气氛很棒,没有失败者。但实际上“所有孩子心里都清楚谁是最有价值的球员”。
真实地生活,意味着孩子也需要体验失控、崩溃、不如意、不完美。
9.
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一书中写道:
不久前,一位怀孕的准妈妈问我,如果给新手父母一个建议,那会是什么?
我告诉她: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我愿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Irvin Yalom)“最信奉的人生信条”作为本文的结尾: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10.
离开父母,才发现这世界上还有各种人。
如,渴望结群的孤独者,“我发现自己是座孤岛”。被孤立者的自救锦囊:(1)告诉自己,我的感受是重要的。(2)找寻其他的社会联结。
如,讨好者。讨好者的成因:(1)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只有被别人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2)没能充分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改变的关键点:确立自我边界,比迎合讨好更重要。
如,独行者。内因的孤独更多是一种寂寞的体验,寻求联结而又不可得的失落感,并为独自一人而感到可耻;而自我选择的孤独更多是一种积极自由的选择,即我在渴望亲密的同时也尊重自己想要独处的愿望。
11.
拉黑、摆烂、生闷气,很可能是在隐形攻击。
走出隐形攻击的方法:(1)感觉到生气的时候,不必急于否认。(2)觉察愤怒的源头。(3)容许建设性的冲突。
在《怒气与攻击》一书中,维蕾娜·卡斯特(Verena Kast)发现,生气通常由以下五种特定的情感所引起:受到伤害,想要报复;想获得掌控感,但无能为力; 心灰意冷,想推开别人;不被尊重,想获得认可和关注;表达复杂情感,减少自己的不舒适。
容许建设性的冲突:(1)少一些批判和相互指责,把表达的重点放在描述自己的感受上,比如把“你很伤我的心”换成“我现在觉得有点伤心”。(2)避免用一概而论的说法,例如“总是”“从来不”。(3)不再假设对方应该知道你的想法和感受,而是直接表达。(4) 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对各自的影响。秉持着双赢或“至少没人输”的准则,选择对双方最有利的方案。然后一起执行并评估结果:这个办法对改善我们的沟通有效吗?万一还有下次,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12.
压抑愤怒,是一种受伤害的开始。(1)未熄灭的愤怒会转化为两种情绪:自责与自我怀疑,以及焦虑。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Horney)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敌意,那么这种敌意就会从有明确对象的“愤怒”,转化为失去明确对象的泛化的焦虑。(2)长期控制“愤怒”情绪,可能会愈发丧失觉察与满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无法体验、表达愤怒,而这本身已会让人产生无力感。
生气也是一种能力。(1)我们对高情商有一个误解,认为那些所谓情商高的人大多不喜形于色、善于隐藏自己的愤怒。但心理学家丹·莫夏维(Dan Moshavi)指出,允许自己拥抱愤怒,在适当情况下,将愤怒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动力,这样的人也许才算真正的高情商。(2)认知动机高的人,会试图寻找愤怒表达背后的意义,而认知动机低的人则会关注愤怒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向恰当的人,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3)愤怒和焦虑、恐惧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动出击”。很多时候,愤怒只是我们的一种逃避方法,以逃避其他更深刻、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伤、羞耻。
对于愤怒情绪无需感到羞耻。愤怒有力量,但控制它驶向哪里的方向盘在你手上。
13.
拼命解释的人,到底想得到什么?罗纳德·阿德勒(Ronald Adler)和拉塞尔·普罗科特(Russell 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一书中提到,沟通分为“内容向度”和“关系向度”两方面。当我们带着“非解释不可”的心情拼命解释,我们在乎的便不再是“我到底说了什么内容”,而是“我说的这段话将会如何影响这段关系”。
解释动机包括:(1)特别希望别人喜欢自己。(2)想逃避对方命中要害的批评。(3)想获取自信心,确认自己的“正确”。(4)想跟对方建立更加亲密开放的关系。(5)想避免否认和误解。
分享自己的感受,可能会让你们的沟通更加深入。正确的方式是:描述客观的行为 + 做出自己的解释 + 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你嘲笑我时,我想你发现了我的说法很愚蠢,我感到很尴尬”。
14.
同理心耗竭:关心也需要适可而止。
同理心耗尽的现象普遍地出现在心理咨询师、医生、警察、消防员、医院护工、社会工作者等工作群体中。
同理心≠共情。比如,同理心就是“穿上”对方的“鞋子”,感受他的感受,将自己置身其中。你不是口头上为对方难过,而是真心实意地和他一起痛苦。共情则是你并未发自内心地和他一起痛苦,但依然告诉他:“哦,天哪,对不起,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真为你难过。”将你的同理心转化为共情。共情的核心是对一个人的遭遇和感受表示同情和怜悯,但这种同情完全是从你的角度出发,并不过度介入。
同理心的耗竭与关系的边界相关。有效的边界,能明确规范各自的责任,甚至让对方得到更好的现实反馈,有更好的成长动力,让彼此的关系更健康。比如,遇到不停地向你诉苦或者不断提出各种“请求”的朋友,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并告知朋友你的界限在哪里。“我很希望更多地帮助你,但是今天时间太晚,我需要睡觉了”。比如,与咨询师每周以固定的时间和频率见面,一周一次或者两次,每次有一个限定的时间——通常是50分钟。在这里,时间的设置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设置了关系的边界,帮助咨询师维持自己的能力和状态不被损害。
15.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撒谎?(1)保护自己。(2)照顾他人的感受(3)想建立更好的自我形象。
如,一对情侣,女生因为男生与其他异性太过亲密而感到不开心,想问问究竟怎么回事,可又担心“我这么做是不是显得自己太小气”,于是反而故作大度,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强制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
坦诚面对谎言。当发现朋友对自己撒谎时,可以尝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告诉他:“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我吧,你并不需要通过隐瞒真相的方式让我开心,我喜欢的那个你就是真实的你。”/“我不害怕你的拒绝和否定,因为我知道你给我的意见都是出于好意,你的拒绝是你真的不想答应我的要求。”/“虽然这样你可能会不开心,但我还是想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不会因为你没有满足我的愿望或期待而对你感到愤怒,因为我知道这样敞开心扉的沟通才是一段放松、真挚的友谊的开端。”
16.
社会学家贝费利·费尔(Beverley Fehr)认为,将一种相识的关系转化为真正的友谊关系,最重要的是持续增加彼此间“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这是一个渐进的互动过程。
心理学认为,自我暴露是一份真正友谊的开端。俩人要“知根知底”。从空间上的亲近到性格爱好上的相似,再到最终的自我暴露与反馈互动。友谊的进化隐匿于细水长流中。看似毫无章法,其实有迹可循。
友谊的本质是两个人在某个特定时间的联结。维持友谊关系的两个要素:(1)交流。奠定两人最初友谊关系的“自我暴露”就是交流中最重要的环节。持续的自我暴露与交流始终贯穿于整个友谊的发展过程中。(2)在付出与给予之间取得平衡。社会心理学家卡洛琳·薇兹(Carolyn Weisz)和丽莎·伍德(Lisa Wood)认为,在友谊中,比亲密性更重要的,是对好友的“社会角色”支持,支持并尊重他的宗教信仰、爱好、性取向等。
17.
职场女性歧视:她的话一直被无视,直到他“父述”了一遍。
“男性凝视”,凝视着女性的,是借着异性恋男性视角去定义女性、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对女性的外表赋予了过高的价值,同时还试图教导每一个女孩去认同这个价值。
自我物化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心理状态,它更像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心理预设。例如,女性很小的时候就认同了美丽对女性的非凡价值,且从来不去怀疑这件事的合理性。
18.
20世纪90年代,“酷儿理论”兴起,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二元性别分类发起了挑战。这一理论最核心的主张是:人的性别不是只有“男”“女”两个极端,而是一条连续的光谱带。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位于这条性别光谱带上的任何位置。
性别是流动的,就像光谱一样。“我们不能只做男人或者只做女人,我们要成为有女子气的男人或者有男子气的女人。”——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这个世界上的人从来不应该简单地贴上“男”“女”的标签,一个人可以位于性别光谱带的任何一点。我并不在乎你是什么性别的人,更在乎你是谁。
【写在最后】
读完此书,脑中嗡嗡晌着的就三个字,爱自己。
爱自己,是本书的主旨。“简单心理”认为,要爱自己,首先要理解一个人的“自我”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此书从一个人的自我形成的四个方面,去诠释如何处好和自己、和家庭的关系、人际关系、亲密关系。
爱自己,是一种能力。高敏感、低自尊、负面幻想、自我苛责……,书中讲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当环境没有给予我们足够多的抱持和接纳,我们自然会生长出的针对自我的利剑。作者提出的“向内看见”,是爱自己的有效途径。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当我们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们才能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满足外在期待之上,转回到真正关注和理解自己,允许多样性和不同”。
爱自己,有科学的内涵。什么是爱自己?本书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之前,看过很多关于爱自己的文章,比如,爱自己的四个关键要素:接受、照顾、尊重、成;比如,爱自己的七个层次:照顾自己-接纳自己-取悦自己-丰富自己-觉察情绪-释怀遗憾-拥抱伤痛。而我还是倾向于接受这样一个观点:爱自己,包含了我们潜意识深处的三个核心自我信念。一是无条件的自我接纳,不自我苛责,淡定从容;二是足够高的自我价值感,不自我攻击,自信有主见;三是发自内心的配得感,进入任何关系都不惶恐焦虑,安全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