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婆母准备了好多莲藕,按照往年惯例,周围亲戚朋友都喜欢吃她的传统春节美食“炸藕盒”,所以她早早备下好多上好的莲藕,就为满足大家的爱好。今年大家还是爱吃,只是感觉“战斗力”明显不比以往,或许是人人腹中有底、厚脂难消,又或许大家科学膳食、炸物慎入,反正藕盒吃得不多,就显得莲藕库存过剩。温度高,莲藕眼瞅着放不住,炸成藕盒又吃不动,这两天我就琢磨着换个吃法帮婆母消耗莲藕——今天正月初七,终于得空,拉着小喜和我一起做糯米藕。糯米泡了两个小时,切藕盖、塞糯米、下锅煮,我们娘俩配合默契,不过半个小时就完成前段工作,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写到这儿,还真是感慨今年春节,从年除夕到正月初六,走亲访友、聚会逛街、打牌吃酒,过得轻松惬意,是多年未有的、真正放假无心事的状态,自我放飞得彻彻底底。其间,也想读书、也想更文、也想运动......无奈统统被一众安排搞得没了时间、没了精力,被酒晕得没了清醒......呵呵,当年李太白也不过如此吧!这些日子虽然没有更文,但日日都有值得记忆、品味的感慨时刻!
除夕年夜饭,贺贺奉上金葱烧海参、盐渍海虾两道大菜。我和儿子一起在厨房里忙活,观察他认真、一丝不苟地准备每一道工序,甚至会手持抹布,时不时地擦拭作业台,对细节的关注较以往进步很大。最重要的是,色味俱佳呀!奶奶的评价:和饭店一个味儿!这小子动手、敢干,还真是遗传了老娘的基因特点啊。
大年初一早上,随贺贺喜喜一起,我和老公也收到婆母发的压腰红包。穿戴一新的老公斜倚床头,等待我们梳洗打扮好出门拜年,嘴里嘟哝着:快五十的人了,还能收到压岁钱......他虽无后话,我却能深深体会那种依偎着母亲的幸福和满足之情。这些年来,即使我们已育子女,每年春节也都会收到两边父母发给的红包,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红包”包着父母的祝福,压在腰间是平安幸福的依赖——年近五十的我们,是多么幸福的孩子啊!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健康康,让我们总有港湾可循,让我们总有亲情可期许!
每年大年初一晚间,是同学们固定聚会的时间。我们这帮同学也有趣,成双成对成家立业的,多是初中、高中同学组合,大家青梅竹马,是同学、是朋友,也是夫妻,聚到一起就打回三十年前的样子,今年喝掉一箱干白葡萄酒、4.7°出口青啤三箱,老公和我双双醉倒,一觉睡到大年初二!初二家里招待客人,我一直忙到傍晚客人离开才得空翻看前一晚的同学群信息,无比感慨写下这段文字:“忙活了一天,刚伺候一大家子吃喝撤退了……坐下来看看昨晚的视频、照片,真开心啊!如今小五十儿的年纪,和同学们在一起最坦率,最真诚,最安全,最包容!同学情谊是我们人生最珍贵的感情——岁月流转,我们每个人乘风破浪、航行千里,但每当回到这个港湾,轻柔的海风吹起,我们晃呀摇呀,彼此瞧瞧,还是当年的那一只只可爱的小船……祝福亲爱的同学们,爱你们!”
初二招待的,是婆母娘家人儿。婆母弟兄姊妹六人,她排行老大。爹娘过世后,逢年过节大家都希望有个奔头儿。我和婆母相处融洽,和大家庭的舅们、姨们也都熟悉,再加上家里相对宽敞,所以就约定每年年初二到我家来团聚。各家带两道菜,我们再尽尽地主之谊,一大家子连老带小也得二十几口人,吃喝其次、团聚才是核心——那真叫一个热闹!小舅举杯,感谢我操持张罗,我说头一天喝多了,准备得不充分,再说酒啊、菜啊都是大家带来的,我可真没忙啥......小舅说:“外甥媳妇,把大家邀请到家里来,亲自下厨,已是最高礼遇......”我赶紧喝掉杯中酒,是啊,最高礼遇——我是真心实意爱家人们的。
初三、初四两天都回娘家了,酒足饭饱麻雀大战,我们陪着妈妈娱乐,哄着老爸开心,带着二老逛街里、喝奶茶、吃糖葫芦,在天主教堂、四方路、中国电影院、盛锡福、劈柴院一众老地方合影留念,顺便聊聊当年在这里的种种回忆......中山路处处张灯结彩,逛街里的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都神采奕奕。龙头昂立、红灯笼摇曳、麦穗蕴含着平安祝福......节日的氛围让大家喜悦、欢乐,笑意盈盈。父母有他们的“老街里”回忆,我和妹妹则是属于我们的回忆,而孩子们对这儿没有回忆、更多的是欣喜和期待——被穿在一起的还是春节的团聚、多年的回忆与寄托。最可爱的是三代人人手一杯奶茶,排排整齐,“举杯、张嘴、吸!”随着号令,大家齐齐行动,拍下的张张照片让人久久回味那幸福快乐的时刻!
初五是财神节和情人节,同学那位不喝酒的老公——李哥又鼓捣大家聚会喝酒,最要命的是一呼百应、立马成局儿!李哥虽不喝酒,每次聚会都会给我们带酒来品尝,这种“爱”着实让人欢喜——多好的哥哥呀,一个始终清醒的人,为了我们这帮爱喝酒的伙计们也是操老了心了......
初六妹夫终于得空,我们拉着爸妈,又来了一次回娘家,这次人最齐全!奥帆基地新开的酒店,无敌海景大平台给聚会锦上添花。
此时此刻,回忆近十天的春节假期,是亲情、友情、爱情,温暖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也正是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