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by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变成”的过程。
假设我很穷,便自然会朝着致富的目标前进。如果我很丑,就会想变得美丽一点。
因此我们的人生永远处在变成某种状态的过程里。
然而不论我们想转变成任何一种境界或状态,里面都有责难、反应、定名和存档的活动。
因此“变成”就是一种痛苦和竞争心态,不是吗?这是一场无止境的挣扎:我现在是这样,但我总想变成那样。
头脑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想法,于是我们立刻想变成那个状态,然而这只是欲望的投射罢了。你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状态,你想变成自己比较喜欢的另一种状态,但这份理想充其量只是一种自我投射。
我们投射出来的状态看似相反,其实只是当下真相的延伸或稍加修正罢了。这份投射之中充满着矛盾,我们努力地想变成某个东西,但那个东西原本就是我们的一部分。
你能不能认清这是头脑耍弄自已的一种把戏,其实你追求的只是自己的投射、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妄想。比如你的内心有暴力倾向,于是你很努力地想变成一个非暴力的人,然而这非暴力的理想只是思想的投射罢了。
若是能察觉自已被头脑要弄了,就会看到这份理想的虚假不实。
追求某种幻觉一定会导致内心的不和谐。所有的变成活动、所有的自我冲突都是不和谐的。
一旦察觉自己被头脑耍弄了,你的心自然会安住于当下的真相,能够摆脱所有的理想、较量、谴责及变成的活动,心智活动的整个结构就瓦解了,这时当下的真相会彻底转化。
只要你为当下的真相冠上名称,头脑和当下的真相就会产生对待关系;
若是没有定名的活动,当下的问题自然会消失,而凭着这份转化就能带来内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