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中午睡了三个小时,晚上还不知好歹的喝了一杯奶茶。于是,家人熟睡后,定定心心选了一本书来读。
《银河补习班》最近上映,评价不错。上周观影日,推荐给孩子,孩子振振有词,不愿意看与学习有关的电影,所以另外选了《狮子王》。
可巧,前几天孩子在参加活动的礼物中,有本书籍,竟然是《银河补习班》,我以为这样的书籍一定适合失眠的夜,读起来轻松,也不用费脑。
果然,作为电影的同名小说,有种剧本的感觉,花费差不多一小时就读完,也不需要再读第二遍。
以前,我固执认为,若是有小说的同名电影,一定要先读书再观影,以为书本描写更细腻、生动、具体,可以任由作者天马行空地想象,电影则有固定了思维的意思,作为读书后补充还行。看《银河补习班》恰恰相反,我有点后悔,提前读了小说,以至于对电影的热情退减,我也相信,电影一定比书籍更能抓着读者,打动读者。
作为一本小说,书籍有太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情节方面,太空题材的牵强附会,父亲入狱的含糊其事,阎主任的人物设定,疯子的蜕变,孩子招飞的审核,当然还有理想化的学习短期提高。除了情节,在文学化的水平上也略显逊色,词语的优美度,细节的描写,场景化都实在勉强。
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在各种桥段、细节、巧合背后,通过剧中父亲之口阐述,作者对孩子对教育的担忧和关心让人心生赞同和感动。
“再也没有比我是为他更恐怖的借口了。那你也是为自己好啊,为什么不每天对着镜子痛骂自己两小时?孩子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自尊心”。颇为赞同,不侮辱孩子,不打击孩子,更不用爱去操控孩子。“为了你好”大概是世上最可怕的谎言,很多时候,也许是为了我们的面子,我们的担忧,我们的害怕,唯有父母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教育才真正开始。
“全世界放弃你,自己不能放弃自己。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好运气就会来找你,你就能干成地球上的任何事儿”——坚持,自信是成长中的重要因素,当你投入去热爱,去钻研,全宇宙都会帮助你。我也一直这么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实现。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世界上好玩的工作很多,挑一个最感兴趣的去想吧,哪怕每一个换一个都可以。”我的理解是找到内驱力,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就不需要别人追着赶着,你会自己带着马达奋力向前冲。希望孩子能利用整个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找到自己的箭靶子。
“对同样的知识,反复加深印象,反复、反复、反复。。。就像整个馒头,蒸好了,反复加热,反复、反复、反复。。。你会觉得比这个新蒸出来的馒头好吃吗?”我被这个比喻逗笑了,又有些酸涩。暑假班每个孩子都奔波在各个补习班,都在提前学,甚至有的孩子在几个地方同时补习一门功课,如同一个反复蒸煮的馒头。究竟对孩子有帮助,还是家长的心理安慰呢?
“写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真。认真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吧。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写你相信的东西。”我有时也会纠结孩子的作文提高问题,心中也不是不明白,孩子写作无从下手,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不够,生活的经历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真实的情感写出来的也无法引起共鸣。
“不,这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绝对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均匀地散布在他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他必须得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无法替代的,可是现实的孩子常常被要求,牺牲童年,牺牲少年,牺牲现在的快乐,去谋取日后某一天不确定的成功。不,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值得珍惜,值得认真对待的。
“我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自从桥塌了后,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骄傲的了。只有你,我的儿子。我觉得我的教育还不错。多么可笑,我现在才知道,我的教育是失败的,完完全全地失败,比最失败,还要失败一点。”个人觉得这是全文的高潮,是最凝练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最打动我们的部分。换成俗套的电影,父亲为了儿子前途牺牲一点又何妨。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在强调,在培养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不用为了一种信念,一种信仰。父亲的坚持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魅力,也让九死一生后的孩子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如果没有读小说,坐在影院里我一定和其他观众一样,流泪感动,因为我们都被击中了一个软肋——对孩子对教育的担忧和关心!
7J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