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货
原创 焦明 邢台焦明 今天
过了腊八,过年的味儿就越来越浓了,街上的行人也比往常多了些,匆匆忙忙的开始置办年货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是真的好,想买啥就买啥,弄的人们反而倒不知道该买啥了,过年跟平常的日子没啥区别了。这倒勾起了我对过去置办年货的回忆。
儿时,每到过年前,最盼的是父亲从集市上买回来的鞭炮。每次买回来,我和三哥就分拆一小挂,装在肚里,点上香头,去街上放炮玩。我们一般是一手持香,一手拿着小炮儿,一点往外一扔,砰的一声,心情爽的不行。遇上行人,我们专挑行人的脚前扔,鞭炮一响,行人一惊,躲在旁边的我们就乐的不行。有时放炮不尽兴,就把炮儿埋在土里,一点炸起一股尘土。有时放在空酒瓶里,一点瓶碎飞溅,像个炸弹。还有时把点燃的小炮儿投入鸡窝,炸的鸡飞狗跳的。不过最安全的是把小炮儿放在墙缝里,点燃一躲,炮响人躲最安全。反正,把能想到的玩法都用个遍。不过,玩劲儿还有,炮儿就放完了,回家找母亲,死缠烂磨的要,母亲总是说初一,五,十,十五都是节,这得留着,要不就没了。实在拗不过,就给我们一小把。不过,我们也精的很,偷偷看母亲藏炮儿的地儿,趁大人不在的时候偷炮心放。不过,买的没卖的精,姜还是老的辣,明明偷光了,到节气了,父亲总能拿出一挂炮儿让我们放放过节鞭炮,一连串的响过后,心疼的我们在地上找没炸的绝炮,从中掰断,放刺呼呼。放炮过年,这情节习惯伴我这么多年,每到过年的时候,最想买的年货就是鞭炮了。只可惜,环保了,炮也不让放了。可我感觉缺少了鞭炮声的年太静。
年画,也是记忆中不可缺的年货。在我们家乡,扫房子都是在腊月二十三,把灶王爷送上天后,开始大扫除,父亲开始扫房子,把一年落下的灰尘都扫下来。母亲开始刷洗厨具,洗笼布。这一切都干完了,大人开始招乎我们帮忙贴年画,母亲会从立柜顶上或房梁空里拿下来从集市上买回来的新年画,中堂上会贴一副毛主席像,炕上的墙上会贴上山水画或娃娃图,崭新崭新的,让人一看就感觉像过年了。后来有挂历了,有条件的还会在墙上挂一本挂历,或把挂历分开贴在墙上。随时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农村的房子也讲究的不行,都装修的很漂亮。墙上不是艺术镜框就是书法墨宝,年画没地方贴了。有的家就是贴了,也感觉春气的不行。
又快到了过年的时候,不知街上今年的年货还会少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