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也有刺灸禁穴和体位?千万别弄错了!

核心提示:凡不可针刺的腧穴,称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禁灸穴。两者统称为刺灸禁穴。

刺灸禁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深远的。

时至今日,人体解剖学已对人体各部详加洞察,前人所述的刺灸禁穴,通过实践,并非皆然,故不可泥于古人。

  

一、禁刺穴

  

凡腧穴近于脏腑,或在大的血脉之上或附近,或居于特殊位置,皆属古人认为不可刺者,而定为禁刺腧穴。

如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青灵、乳中、人迎、缺盆、肩井、冲阳、云门、极泉、天池等。

  

考禁刺穴的实质,基本属于行刺的深浅问题。“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

“过之”即是指刺之过深。可见古人亦认识到禁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故举凡禁刺穴,除居特殊部位的神阙、乳中不宜针外,其它腧穴皆可进针,但务取毛刺、浮刺、沿皮刺等到浅刺法,切勿超过生理限度。

  

二、禁灸穴

  

凡接近五官、前后二阴及大动脉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

如脑户、风府、哑门、五处、承光、脊中、心俞、白环俞、丝竹空、承泣、素髎、人迎、乳中、渊腋、鸠尾、经渠、天府、阴市、伏兔、地五会、膝阳关、迎香、巨髎、禾髎、地仓、少府、足通谷、天柱、头临泣、头维、攒竹、睛明、颧髎、下关、天牖、周荣、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委中、承扶等。

  

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近代针灸临床认为,除了睛明、素髎、人迎、委中等不宜灸外,余穴均可适当采用灸治法。

针灸养生针灸体位你知道多少?

现代中医养生,针灸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但如此,针灸也能预防治疗各种疾病。

针灸有修复组织、增强免疫、活血、镇痛等多重功效;要使针灸的种种功效得以发挥,针灸时,常用的体位选择很重要。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1、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中医养生,上述就是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希望对大家针灸养生、防病有所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外穴 1.内迎香 【取法】鼻孔内上部外侧之鼻粘膜上。 【主治】⑴扁桃体炎 ⑵咽炎 【机理】内迎香位于鼻内,肺开窍...
    中医诊疗谢绍进阅读 2,538评论 0 3
  • 十二募穴 简淡人生 天枢大肠肺中府,小肠关元巨阙心;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胆日月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心包膻中三...
    妙新阅读 12,461评论 0 9
  • 到底是早晨学习效率高,还是晚上呢? 相信很多人听过夜猫子型人和百灵鸟型人的说法吧。 据说夜猫子型的,晚上效率超高,...
    瑞田学习力阅读 7,971评论 6 6
  • 这几天南方一直都在下雪,闲来无聊,我就坐在窗前发呆。想来时间过的真的很快啊,转眼间,我也已经上大学了,想起...
    落落青时兮阅读 261评论 0 3
  • 原创/卢卢 第五十八章 景生没有读过《晏子春秋》。喜旺很认真地读过,也想了很多。晏子结合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经验,深刻...
    AB774卢卢阅读 313评论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