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3-4《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月相图片,给月相图片进行排序等活动,发现一个月内月相是有规律变化的,上半个月由缺到圆,下半个月由圆到缺。

科学思维:用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的方法,发现一个月内月相是有规律变化的。

探究实践:能结合自己平时观察月相的经验,对月相图片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月相图片的初步排序。

态度责任: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根据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顺序给月相图片排序。

本节课我们要理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经验和亲身观察统计之后对于月相的变化进行一个排序,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而不需要学生们对月相变化的原理进行学习。

但是通过上课呢,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依靠短暂的日常观察是没法对一个月的月相进行排序的,特别是学生对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是完全搞不清楚的特别容易弄混。

前两个班:在前两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在讲解月相图时,先给学生们讲了新月和满月的形成时间,并且还提及到了此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位置变化,简单的提及了一下形成原理,然后再询问学生通过太阳的照射以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这样的现象,那从新月到满月以及满月到新月之间的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而让学生们进行推测。通过这样的讲解一点点月相形成原理的方式,我发现其中有一个班的部分同学能够理解这样的原理,而另外一个班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形成原理。因此,在后面两个班,我解略了讲解原理的部分,改进了一下上课的流程和方式。

后两个班:在后面两个班,我在讲解月相图时,我首先还是让学生们关注了新月和满月的形成时间,然后直接让学生们拿出月相变化图依据日常经验和亲身观察来进行排序,有一些不是特别会排序的同学,我会让他关注到月相变化图的右下角,其实是有一个数字顺序的,先让他通过右下角的数字先来进行排序,然后通过排好顺序的月相图进行观察,总结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这样的简化方式,我发现全班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月相排序的过程当中,而且通过这样的直观月相图学生们还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出月相的变化规律,并且总结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的明亮部分朝向是在左边还是右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