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从大学的时候才感受到读书的快乐的,也是从大学的时候才感受到,朗读的优美与乐趣的。
一年级到高中的读书兴趣都是以一种边际递减在行走。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对朗读挺感兴趣,自恋着自己那美美的童声,喜欢跟着老师,也爱和全班同学一起进入一篇篇小短文,想象文章里面美丽的画面,我们一起学习,压力不大,快乐很多,一下课就进入我们自己的,有趣的世界。
所以小学的朗读,都显得没有压力,要背的内容也三下五除二的搞定了。可是往高年级,学习压力越大,加上文言文的掺和,越来越觉得朗读是一种折磨,有时候遇到一个好点的语文老师还好,课堂轻松朗读,朗读有滋有味儿,但是初中遇到的语文老师,就有点让人失望了,他的朗读功力几乎为零,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朗读出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现在想起来,那个年代的那些老师的普通话,实在是挺不适合朗读的。
最后享受大学的时光,也是我享受朗读的时光,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内心就会有个闹钟让我起来,去吃点早餐,然后闲庭漫步,走在小鸟叽叽喳喳的校道上,听着耳边传来的,学子们的朗读声,不知不觉走到澎瀛湖边,在七点整的时候跟着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朗读,朗读,三年来,我们读过各种经典,朗读《道德经》,朗读《弟子规》,朗读《大学》,朗读《中庸》……那些以前嗤之以鼻的文言文,在我们的国学小圈里围起来读的时候,竟然又变得这么吸引人,读着读着,便从大二读过了大四。毕业的时候,国学班也是最令人不舍的情。
感谢那个时候,那段时间每天对早读的执着,现在才对语文的兴趣不断提升,现在的语文之感也正是来自那个时候的培养吧。因为除了早上的朗读之外,我们还会有一些视频观后感的分享,以及平时的聚会分享,分享的内容都是以读书为主,感悟为主,在那里,阅读、朗读的兴趣慢慢的,被培养出来了。问我为什么当语文老师,这也许正是很多人疑惑我不是语文专业,却当了语文老师的一个答案吧。
我也清醒,当了语文老师,感受到了朗读之美,在后续出现的央台节目里面《朗读者》《我为你读诗》等等,都显示了朗读的巨大魅力,还有后期通过迷人的音乐唱起来的诗《经典永流传》,也是将我们迷的神魂颠倒的,不仅读还将诗唱出来了。
学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语文的内涵虽不是一成不变,但竹子还是在的:滋养人,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培养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能让人从容的处事,静静的享受生活,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事物带给自己的灵动。
语文,其实就是生活……
我们班孩子很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起探讨语文以及人生,我会跟他们聊起什么是语文?有一些事情,总喜欢扯开来跟他们聊,感觉他们也听懂了,也没听懂,只能我相信,慢慢的我能将讲过我内心对语文的爱,传达给他们。
在朗读的年纪里,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只会写答案,考高分的,木头,朗读是孩子们的语文,最好的眷顾,会朗读,是语文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