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小书,虽说是小书,却也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的代言。如果说人物传记是一个人的编年史,那年这本书则是一个学期的人物断代史。《九个人》是民国时期的一代人,有的是画家,有的是作家,有的是翻译家……林林总总地勾勒出一幅幅画面: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奔走的脚步、挑灯夜读时笔走游蛇的宣纸,日暮时燃烧的那一棵老树,不知不觉的,莫名的爱国心充满了胸襟。
《九个人》的作者是复旦大学的张新颖,她认为除了沈从文先生,其他几位大致可以看作新文化晨曦之际,这个短暂的历史时段非常重要的儿女,带着这样的精神血脉和人格底色,去经历时代的动荡和变化,去经历各自跌宕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是独具昂扬的状态,也是当时的一种生命气象,以致于如今读起,依然震撼。
沈从文先生的生平,相信多数人已经读得熟悉轻巧,从他的文字里我们知道了沱沱河边,有个傲娇的乡姑翠翠,在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岁月里,静静地倾诉着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的山河故里,儿女情长……因此,我们也受益了,曾经书中的桃花源在现实中有了意义;曾经以为满大山地跑上跑下,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在沈先生的文章里恍然大悟,大自然是一本大大的书,一会儿的功夫,那虚度的时光变得有了意义;曾经以为教书就是把厚书教薄,把薄书教厚,在沈先生西南联大的教学记忆里,我们又一次被质疑,教书是一种热爱,哪怕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所传授的是他一生的精神所托。每每读之,心中震惊。
没读《九个人》之前,我知道的黄永玉先生,仅仅来源于近期热播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主持人董卿第一次走出了演播室,来到了山青水秀的南方凤凰城,拜访九十多岁的特别人物,他就是黄永玉先生。屏幕上的黄先生一点都不老,脸庞,岁月只是刻上的沟沟壑壑,一点儿都不影响他在岁月中的可爱,谈笑风生中足以感受到对面的老人,他思维清晰,言语条理,偶尔能有些调皮,逗得董卿哑然一笑。一位是当代的“腹中有诗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气质担当,一位是解放初期“若为自由故,背包走天涯”的勇气担当,以绿水青山为背景的这样一幅画面,真正儿地觉得“岁月静好”。
还有一位,他是《九个人》当中的翻译家,与其说是翻译家还不如说是文学家,他就是穆旦。他绝对不是一个学霸,早年间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时,成绩单隐含的信息,都在诉说着多少个日日夜夜,勤学苦读的印迹——都是自己喜欢的作家,钟情的文学,绝不是因为分数而学习的一类。那年那月,有这种“我想要什么”“我怎样才能得到”做得如此分明的,穆旦的确是明白“我是谁”的典范。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无论是穆旦的生命轨迹,学有所成,又或者是兴趣使然,如他先前的觉知——“贡献给中国的礼物。”
《九个人》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同样也激励着后来者:要有信仰,才会在岁月的荡涤中,保留应有的本色。因此,他们也的确是精神颜值高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