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鹰老师点评赛课教学设计

刘鹰老师点评赛课教学设计


导语:本期三好教师联盟根据本月主题教师实践视角下的教材与课程,我们选用了真实的赛课案例,通过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系列真实的过程,希望老师们思考体会教学目标设定和达成的有效路径,整体理解教学单元主题意义,活动设计体现主题意义由理解到表达的渐进过程,并在理解和表达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应试技巧。这里既有优秀的教学案例可供学习和借鉴,又有刘鹰老师富有洞见的点评,开阔学习者的思路。

Ⅰ. 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scribe a disaster wit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aster the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talk about what we can do when a disaster happens 

1.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he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2.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describe a disaster


   (点评: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re very well designed. Instead of having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objectives as they are found in most of the cases, the teacher gives very specific objectives.  Secondly,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objectives are described from a learner‘s perspective using  the "can do" statements. Instead of stating the knowledge to be learnt or skills to be developed, the  description emphasizes what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oafter class. 

However, I do have a minor problem with the second objective: is it possible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describe a disaster?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spelt out clearly and specifically what she  expects the students to do while describing the disasters, what devices they are going to employ.  The teacher, based on the assignments she plans to give in the end of the teaching plan, indeed has  a clear idea of what she expects the students to do regarding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saster; she  should have specified it in the objective statement. )


Ⅱ. Teaching Aids/ Materials Needed/ Things to be Prepared: 

1. A computer. An overhead projector 

2. Courseware. Video clips 

3. Pictures of disasters 


Ⅲ. Activities Strategies: 

Dual design: 

•theme, topic and skill development: skills around topic 

•meaning and language form: form comes from meaning 

•Input and output: output based on input 

1. Watch a video clip about tsunami

2. Introduce the topic 

3. Learn the new words (names of disasters emphasized on tsunami and the difficult ones  such as avalanche and nuclear bombs) 

4.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help the students draw a basic outline of the description of a  disaster through listening) 

5. Reading comprehension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some specific expressions used to write a  description of disasters through reading, and also help the students to gain the ability to use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6. Oral composition 

7. Writing (a description of a disaster) 

All the above 7 stages will be carried out by strategies of group, individual work, class work,  discussion and prediction, etc. 


   (点评: The dual design is not clearly stated here, though the Chinese part in the section later is much more clearer about it. )


Skills to be trained 

1. Learn the skills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2. Learn the skills of studying vocabulary 

3. Learn to describe a disaster orally and preferably in written form 


   (点评:The skill No.2 "learn the skills of studying vocabulary" is not stated in the objectives at the beginning and "skills of studying vocabulary" is not really a specific enough for one hour‘s class.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words, for example, would be more specific and attainable skill for such  a short time. )


Consolidation/ assignment: 

1. For all the students: Finish 3d 

2. For medium and low leveled students: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outline 

3. For advanced students: write a more complicated version, based on the devices learnt 


  (点评; It is really a great idea to assign different work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even though it can be challenge for the teacher. Such a diversified ways to give assignments will truly reflect the  notion of students centered approach because students do learn differently and they do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manding the language skills. )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解读和分析

教材使用的是大赛指定的材料。总共有三个部分:热身、听力和课文。三个部分都围绕“灾难”这个主题展开。

热身部分通过五幅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所展示的是哪些灾难,并学习这些词汇(earthquake, avalanche, nuclear bomb, volcano, tsunami),此外还有两个开放性 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引起灾难的原因和灾难的种类;

听力部分的材料是关于1906 年美国旧金山地震的。听后练习包括回答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填空(节选自听力材料中一段对地震结果的描述性文字);

课文谈论的是“海啸”。四个段落分别谈论了“什么是海啸”“海啸的起因”“海啸引发的灾难(后果)”和“夏威夷人怎样预防和应对海啸”。 

对教材熟悉之后,我发现有两个地方可以深入挖掘,一是热身部分谈灾难的种类。我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灾难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学生再进一步讨论就会发现其实很多自然灾害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从而唤起学生对目前已经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如果学生感兴趣,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对灾难有深入的认识:灾难不一定就是死亡和破坏,有些道德上和精神上的灾难更可怕。二是让学生讨论怎样面对灾难:面对灾难,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是惊慌失措,听天由命还是保持冷静,积极应对?看到别人处于危险当中,我们是否应该伸出援手?怎样伸出援手?灾难过后,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反思,怎样预防灾难,怎样减少损失?我觉得两个方面都很有意义,但由于时间关系,最终选用的还是第二个。而且根据教材的内容,处理完了听力和课文,再来讨论面临灾难我们怎样做,是紧扣主题的,同时也使得这节课更流畅自然些。

(点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是相当深入的。提出的两点可以深入讨论的话题也相当好。特别是人为因素与灾难的关系,很有意思。但是一节课只讨论一个话题的设计符合这个特定情境的要求。如果有可能,在正常的授课中,进行两个话题的讨论应当是十分有趣的)

下面我就说说对教材的处理:

由于听力和课文都是对某一种灾难的描述,所以我把学习描述灾难作为一条主线。但是上课的对象是高中生,而且是青岛重点中学的学生,仅有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显得太简单,所以我又把阅读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为另一条主线,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双线设计”: 


三层含义: 

1. 在话题的展开和讨论的同时学习技能。

(theme, topic and skill development: skills around topic)

2.在学习听力材料和课文意义的同时总结出描述灾难的文章的结构。

(meaning and language form: form comes from meaning)

3.输入(对话题的讨论和对文章的学习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输出。

(Input and output: output based on input)

同时还穿插听能训练、词汇扩展和思维逻辑的训练。

(点评:话题与技能的双线设计应当是教学设计的特色与亮点。我同意老师的判断,重点高中的学生可能只做一种技能比较简单。但是,在实地上课过程中,的确有困难之处。因为学生不了解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其次,据我的了解学生在学校上课时,通常没有接受过skimming与 scanning 的训练,可能会不适应,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困惑)


教学设计和反思


(由于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设计实现情况的评价和总结,二者密不可分,为了避免赘述,我就把它们合二为一,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分析之后,可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用新学的表达和篇章结构来描述灾难

掌握查读和跳读的技能

谈论面临灾难或紧急事故我们该怎么做(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论灾难可能对大部分学生都较难,处理紧急事故和处理灾难很类似,所以这里也把紧急事故包括进去)


点评:教学目标的描述具体,实操性较强。但作为一节课来说,教学目标偏多了)

1.引入:

课前休息时放一段电影《后天》中海啸来临的片段,一是为了引出灾难的话题,二是课文讲的就是海啸,先为学生做一点铺垫。

上课后问学生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引出“tsunami” 这个词汇,并初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描述能力。

接着给出几幅海啸所造成的后果的图片,再让学生描述,这时候我就可以看出学生以前有没有学习过这种技能(青岛二中和我们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不同,我对学生的程度不熟悉,所以在课中设计了一些试探性的问题和任务),从而确定后面的教学哪些作为复习,哪些作为新知识。还根据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预测学生后面能说到一个什么程度,设定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值,这样才能和学生更好的配合,以及给学生适当的赞扬和引导。

了解了学生对海啸这个话题和描述技能的掌握情况,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做什么:学会描述灾难和学习阅读技能。

提问:既然我们要描述灾难,你们是否能说出一些灾难的名称呢?学生应该可以说出很多灾难的名称。

之后我就展示教材中“热身部分”的五幅图片,让学生说出是哪些灾难的同时学习生词。第六幅图片我要展示听力部分的图片,用这种方式自然地过渡到听力。

反思在让学生看图和看电影片段描述海啸的时候,我叫了三个学生,发现他们的语言和思维都不错,这样我就可以试着在后面的教学中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但是在描述海啸后果时遣词造句比较随意,我相信他们以前是没有学习过描述灾难的,所以就把这一部分作为新知识来处理。


(点评:老师的设计与反思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导入部分的功能定位: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力、预备知识,以确定合理的课堂目标。同时,告诉学生本课的目标。反思中没有注意到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兴趣。虽然,上课时的影片与相片都起到了激活学生兴趣的作用,但老师在反思中没有提及)

2.听力: 

尽管听力部分有提示语说明了听力的内容就是地震,但我还是会问学生“这可能是什么 灾难过后拍的照片?”,学生肯定会说“地震”。接着问“这有没有可能是海啸之后拍的照片呢?”,不管学生回答有或没有,我都会让他们说出理由。如果有时间我还会问他们“有没有可能是雪崩之后拍摄的?”并说明理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考查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这两个问题他们能回答得很好,那后面的扩展他们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其次,雪崩 (avalanche)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个新词也是个难词,我想在这里复习一下;“海啸”在热身时就谈论过,后面课文还会出现,这里强化一下,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就是再多给学生一些发散思维和用英语思维的机会。学生读了填空题之后,就能确定这幅图片确实是在地震之后拍的。由于这段材料比较简单,我让学生在听之前自己先根据上下文试填一下。

填空题如下:

The earthquake hit San Francisco at 5 o‘clock in the morning. Over (1) __________ people  were (2) ________ and about 225,000 were (3) ________. Almost 500 (4) __________ were (5) ____________ and a lot of (6) _________ was lost – a total of about $400,000,000. 


选自听力原文,内容是地震的后果(伤亡人数,被毁房屋的数量和总的损失)。这些内容对学生实际上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在中文的环境里早就知道描述灾难的后果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再加上前面用英语看图描述海啸后果内容也是相似的。我想学生看了填空题以后潜意识已经会用英文描述灾难的后果了,我要做的就是在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

填空之后,我会让学生自己讨论订正答案,然后再让他们听,如果听完之后有大的出入,再听第二遍。这种填词练习对于他们做完形填空也是很有帮助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同时也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我让自己的学生做完形时不看选项自己先填一遍。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词句背后的思想。


反思在热身部分学词汇的时候发现avalanche 这个单词对学生确实有难度,但是时间不够,上课时也就把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省了。只问了“有没有可能是海啸之后拍摄的?”。赛课后和专家互动,有一位老师也问为什么我不在学生回答是地震后就顺理成章地引入到听力,而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海啸,理由我已在前面叙述了。现在看来这样做还是有必要的。当时有两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两人的观点都比较有说服力。尤其是那个男同学,思维逻辑强,也很有观察力,让我很惊喜。这进一步证明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都很强,而且老师遇到好学生能够让老师更加兴奋,课堂也就会更有活力。 


3.总结描述性文章的基本结构 

做完听力,让学生读一遍听力原文,并总结描述灾难所需要的基本结构。但不是随意地读,而是用跳读的方法读出文章大意。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不少学生都知道“跳读”, 但实际应用得并不好,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提出“跳读”的概念,并用听力材料让学生练习这种技能,为后面的课文阅读做好准备。于是我提出什么是跳读:Skimming is a reading skill  used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a text by reading only the key words. 并给出关键词:Earthquake…early morning… people…225.000 … was lost… a total about $ 400,000,000 


读后,我提出问题“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description of a disaster?”希望学生总结出 what, when, where, results 四个描述灾难的基本元素。但是担心 what 这一点学生可能想不到。 


反思学生用跳读的方法了解听力原文的大意之后,应该再给学生一篇类似题材的短文,让学生自己找关键词,检测一下学生对跳读是否真正掌握了。总结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what,其他的也是轻而易举,看得出这些学生平时都是训练有素的,我对实现教学设计就更有信心了。 


(点评:第2、3 两步都是围绕听力材料而设计的。 


丁老师的听力环节设计相当出色。这种设计将完形填空、听写并做记录细节、阅读大意并提取文章结构等各种语言的技能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进行学习。跳出了通常听力训练只是注重单一的听力加练习的方式。

在专家点评时刘兆义老师强调指出丁老师在听与读之前鼓励学生思考与灾难相关的问题的确是别具慧眼。因为这种问题将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

从丁老师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中可以看出,她十分注意在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内容与方法。这也是学生中心的教学的具体体现。)

4.阅读 

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强化跳读,学习查读。比较两篇描述灾难的文段(听力原文和课文),确认前面四个要素的普遍性,并观察还有没有其他要素。


课文附带的两个理解练习很不错,我决定放在我的课件里。

练习如下:

问答题:Where does the word “tsunami”come from?

How high can tsunamis be?

What causes a tsunami?

连线题:

Match the topics 1– 4 with paragraph A – D in the text.

Write A– D in the boxes. 

[if !supportLists]1. [endif]The causes of a tsunami □

[if !supportLists]2. [endif]What have the Hawaiians done? □

[if !supportLists]3. [endif]What is a tsunami? □

[if !supportLists]4. [endif]A disaster caused by a tsunami □


为了增加做阅读的乐趣,也让学生了解到阅读技巧的妙用。我想先让学生用查读的方法找三个问答题的答案。查读的技巧我自己的学生用得是不错的,但还是基于不了解二中学生的原因,我也会提出查读的概念:Scanning is a reading skill used to look for details of a passage. 并引导学生分析三个问题的着眼点:Where does the word "tsunami" come from? (the origin of  the word)How high can tsunamis be? (must be a number) What causes a tsunami? (look for the  word "cause")。虽然说是让学生去找答案,但我只准备给他们很少的时间,想看看他们查读的技能运用得怎样,能不能在即使没读完甚至是没读懂全文的情况下找出答案。我估计第二个问题(How high can tsunamis be?)是最容易找到的,其他两个在短时间内肯定有难度。这时我就让他们把这两个问题放一放,先做连线题。做连线题时,就可以用前面学过的跳读技巧,给出时间限制,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读出文章大意。做完后,我们就知道第一段讲的是 What is a tsunami?,第二段是 The cause of a tsunami,第三段是 A disaster caused by a tsunami,第四段是 What have the Hawaiians done?这时,我们又回到刚才没解决的两个问题:Where  does the word "tsunami" come from? 和 What causes a tsunami? 既然我们知道了每段的大意,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多数是在第一段,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多数是在第二段。不可否认这是一些应试的技巧。我相信这样的设计会让学生觉得做阅读其实挺有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技巧的实用。 


下面学生细读文章,归纳在这个文段中包含了哪些描述灾难的要素。学生会发现课文中也有what, when, where, results 几个方面,此外还有 cause 和 what we can do when a disaster happens,(学生看出这一点时,我会让学生进行小讨论, 让每个学生思考问题,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然后我会把最后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description of a disaster? 

What: 

When: 

Where: 

Causes: 

Results: 

What we can do when a disaster happens: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文段:

The earthquake hit San Francisco at 5 o‘clock in the morning. Over 3000 people were killed  and about 225,000 were injured. Almost 500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 and a lot of money was lost  – a total of about $400,000,000. 

It started a giant wave that hit the coast of Chile and Peru. The result was that between 1,500 and 2,000 people were killed, and whole villages were destroyed.

一段是听力原文另一段来自课文,从这两段学生可以总结出写灾难结果的一些句式和词汇,例如:--- people were killed---were injured---houses/buildings/villages were destroyed. A  total of ---was lost„

归纳了文章结构,有了一些基本的词汇和句型之后,我就会让学生做口头小作文。学生可以在前面总结的结构中任意选取几个要素进行搭配,组织语言。他们会选自己熟悉的或是有把握的来说。让他们把全部要点都说到。可能还是有点难度,尤其是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学生做口头作文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出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还可以对学生的用词造句和思路方面给出建议和引导,这样学生就能互相学习,改善不足之处。估计他们没什么大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把学生分组,集体讨论,共同创作一篇文章,这一次要包括所有的要素。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缺乏遭遇灾难的经历,而紧急事故在生活中常有发生,学生会说得好一些,所以我会给出四个情景(一个灾难,三个紧急事故),让学生任选一个来作文。作文的结果由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我会给出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作文的好坏,我只在一旁组织和提醒。

课后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描述灾难的文章,作为家庭作业。


(点评:这个教学设计的思路很好。层层递进,目标明确。练习与讲解内容配合相当。但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上课时间可能不一定够用。在正常上课时,这不会是问题。但在示范课或观摩课中,不能完成教学设计的步骤可能会是一个问题)

反思在训练查读技巧的时候,我给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学生超乎我预计的找出了所有三个问题的答案,不过做完之后也只剩五分钟了,我就砍掉了后面的一些内容,直接让学生跳读文章归纳结构。学生很聪明,把我预想的要素全都找到了,但是作文只好作为课后作业。谈论“面临灾难我们该怎么做”本来是一个升华和扩展的地方,很遗憾没来得及做。课后我想,如果听力部分省略一些,作文就可以出来。但又想一节课有效与否并不在于我是否把教学设计全都展示出来,而在于我的设计是否让学生学到了东西,设计只是“教”的形式,而 “学”才是本质。所以“教”应该顺着“学”的节奏,而不是让“学”屈从于“教”。

以前我总觉得一堂公开课或是评优课要每个环节都和预计的一样,回答问题总是要叫最好的学生,不能出一点差错。但后来逐渐发现这样的课也许能展示出教师设计的精妙,也许好学生有所收获。但大部分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都不得而知。而且真实的课堂总会出现很多预料不到的情况,我们怎么应对,怎样能更好地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我想这些才是听课的老师真正想看到的,想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


(点评:公开课与评优课应当如何上,这个问题可能不宜在此讨论。但丁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值得大家探讨。只就这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她没有机械地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所有的环节而是按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讲课的节奏,这个做法是十分正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1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5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8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0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4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5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9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44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0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