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自译: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不如合适的地势,合适的地势不如团结的人心。三里大的内城,七里大的外城,包围又攻打却不能胜利。能包围又攻打,一定占据了有利的时机;但是打不下来,就是有利的时机不如合适的地势了。城墙不是不高,城池不是不深,武器、盔甲不是不锋利、坚硬,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却弃城而逃,这就是合适的地势不如团结的人心了。
所以说:规划民众不靠封锁边境,巩固国家不靠山河险要,扬威天下不靠武器、盔甲的坚利。拥有道义的人,就拥有众多的协助;失去道义的人,只拥有稀少的协助。稀少到了极点,即使是亲戚也会背叛他;众多到了极点,全天下也会归顺他。以全天下的归顺,去讨伐那些连亲戚都要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君子不打仗则已,一打仗必然胜利。”
见解:
这里有知名的典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战争——再次体会孟子对于“民意”这一治理标准的强调。既然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那么实现人和,就要比争取天时、地利要先一些,甚至是重要一些。至于天时、地利到底为何不如人和,只要学习我们党在建国前的发展史——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就不言自明了。
而所谓“得道者多助”的“道”,可以理解为以“民意、天意和实际”为施政的唯一出发点。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