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君子不以绀緅(gàn 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xiè)服。当暑,袗絺綌(zhěn xì chī),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绀緅: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
红:帛赤白色,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糸,工声。红就是赤和白混合的颜色,也就是粉红、桃红。如《春秋释例》曰:“金畏于火,以白入于赤,故南方间色红也。”
类似于朱砂或鲜血的颜色(大红)本作“朱”。后来“红”引申表示大红。妇女装束喜用红色,所以“红”借指妇女。
“红”还借指人在官场上有名声、有地位,比喻事业的兴盛、成功。此外“红”还用于象征喜庆或革命。
古代红色用“赤”来表示,赤为五色(“青”“赤”“黄”“黑”“白”)之一。古代称五色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
“红”是介于赤和白之间的间色而非正色,上古认为是不庄重的颜色。所以在正统的儒家学说的服饰观中有“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在儒家看来,因为红紫均为间色而不正,所以连私居亵服也不能用。
“红”字的后出义项使用范围广,而且使用频率高,反映出中国人民对红的偏爱。
红是一种最鲜明、最美丽因而也是最受人喜爱的颜色。妇女盛装以红为主,所以叫红妆(红装)。女子艳丽的容貌,叫“红颜”,也就指美貌的女子。
婚姻是娶女,所以也用“红”表示,民间称结婚为红喜事。
古时又以“红丝”比喻姻缘,以“红定”称作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因此,“红”也就具有了喜庆吉祥的色彩。
现代企业分给股东或职工的利润和额外报酬,以及集体生产单位中个人所得的收益,也叫“红利”,还有“年终分红”。
民间百姓又有以红避邪之说,本命年要系红腰带,以避灾难而趋向吉祥,以红为克灾吉祥之色。
“红”还表示显达、发迹或受宠。今有“走红运”、“红极一时”,都指显达、发迹之义。
“红”又是鲜血和鲜花的代称,因为血和花是红色的。如张协《七命》:“沫如挥红,汗如振血。”“红”与“血”相对。
“红”又指妇女刺绣纺织等工作,读gōng。也指地名。如《左传·昭八年》:“大蒐于红。”
红又与工通。如《前汉·郦食其传》:“红女下机。”
紫:帛青赤色,形声字。春秋金文“紫”字从系(mì)、此声,“糸”左“此”右;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所从的“此”形体略有变化。篆文“紫”字“糸”放在“此”下部,隶变后楷书写作“紫”。
紫的本义是蓝和红合成的颜色。如《春秋释例》:“火畏于水,以赤入于黑,故北间色紫也”。
紫也引申指紫色绶带。如《后汉书·冯衍传》:“怀金垂紫。”
紫也通孳(zī),如《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注:紫,与孳同,柔弱之貌。
亵服:古人家居时穿的便服。
袗絺綌:精葛布或者粗葛布做的单衣。
表而出之:穿在外面。
黄:地之色也,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胸前带着佩玉,像正立的人形,中间之“口”像玉环形。
“黄”的本义是人佩玉环,引申为佩环之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璜”。假借为表颜色之“黄”,本义废而借义行。如《易·坤》:“天玄而地黄。”
黄也作动词,变黄,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又引申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等。
黄也指黄道,如《史记·天官书》:“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黄道。”又作为“黄帝”、“黄河”等的简称。
黄又指国名。如《左传·桓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注:黄国,今江西上饶弋阳县。
老人曰黄发。如《礼·曲礼》:“君子式黄发。”
小儿曰黄口。如《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帷裳:古代朝祭的服装。
吉月:农历每月初一,也指正月、吉利的月份。何晏的《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吉月,月朔也。”即每月的初一。
《仪礼·士冠礼》:“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全文理解为:
孔子不用绀、緅二色作领子和袖子的颜色,不用红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穿的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时,一定穿在内衣的外面。黑色的罩衣配子羔皮衣;白色的罩衣配麑裘衣;黄色的罩衣配狐裘衣。在家穿的棉皮衣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一定要有睡衣,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过了服丧期,衣带上没有什么不能佩戴的装饰品。除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外,其他的衣服一定要剪裁掉多余的布。紫羔衣和黑色的帽子都不在吊丧时穿着。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见君主。
这一章记载孔子在穿着服饰方面的要求,穿着服饰,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是交际时基本礼仪。
人在不同的环境、场合,要有不同的服饰以及状态,休息时和工作时要分清楚,《论语》还记载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关于服饰的重要性,子贡说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文和质同等重要,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犬、羊皮有什么区别?
中华服饰文化
远古时期,人们为了遮羞或者保暖,以兽皮或者树皮作为衣服,直到黄帝时期,服饰文化开始发展。
相传,第一个制作衣服的人叫胡曹,和伯余,他们都是黄帝的大臣,《吕氏春秋·勿躬》中有记载:“胡曹作衣。”《世本》则曰:“伯余制衣裳”。
《淮南子》中也有记载:“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
考古发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
《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衣裳即上衣下裳,中国服饰文化的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到了夏商周时期,从甲骨文中可见的象形文字就有桑、茧、帛等字样,可证明农业在当时的发展。
又从出土的商代武器铜钺上存有雷纹的绢痕和丝织物残片等,可见那时的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
殷商甲骨文中,可见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开始打上了时代烙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
尊卑贵贱的生产关系,促使服饰也开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这时候,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
青铜器铭文中,有关服饰的记载和“虎冕练里”(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
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了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
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
魏晋南北朝以来,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为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统一全国,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以其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
隋唐时妇女的日常服饰是衫、袄、裙,多见是上身着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红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黄、绿色。
唐代妇女的鞋子多将鞋头作凤形,尺码同男子相似。宫人侍左右者均着红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妇女的日常服饰名目繁多,有如袄、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