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论语》篇(三)
原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甯武子是这样人,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显得很聪明;国家政治昏暗时,他就像是很愚笨。他所显出的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显若愚的样子,别人便做不到了。”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了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们,有进取心有大志,文采斐然且可观,但是还在不知道、如何节制好自己。”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伯夷叔齐两兄弟 ,不记别人的旧恶;所以别人对他们,心中怨恨就很少。”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谁说微生高耿直,有人向他要点醋,他却到邻居那里、讨了醋来给人家。”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待人花言巧语的,装出好看的面孔,显出过分的谦卑。左丘明耻这种人,我也认为是可耻。对人内心怀怨恨,表面佯装出友好。左丘明耻这种人,我也认为是可耻。”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两学生,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二人说:“你们何不来谈谈、各人自己的志向?”子路首先回答说:“我把车马和衣服,拿与朋友共享用,即使坏了不抱怨。”颜渊这样回答说:“我所愿意做的是、不夸自己的好处,不显自己的功劳。”子路就求问孔子:“愿听老师的志向。”孔子听了回答说:“使老年人得安乐,使朋友能信任我,使少年人得关爱。”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真是令人失望啊!我没看见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错,而又能在内心里,进行自我的检讨。”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十户人家小地方,定有人像我一样,具有忠信的品质;只是难得会有人、像我一样爱学习。”
雍也篇第六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评述其学生:“冉雍这样一个人,可让他去治国家。”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
仲弓相问于老师:“子桑伯子人怎样。”孔子就对仲弓说:“子桑伯子人不错,行事简要不繁琐。”仲弓听了这样说:“怀有谨慎认真心,办事简便不烦琐,如此治理老百姓,这样不也可以吗?如果心地很单纯,行事方法又简单,只怕是太简单了!”孔子听了回答说:“仲弓你说得很对。”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他问孔子:“你的这些学生中,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就对哀公说:“有个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去世了。现在没有好学的,没听说谁是好学。”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译文
子华出使到齐国,冉有为子华母亲、前来请求于老师,希望补助些粮食,孔子作出决定说:“给他六斗四升粮。”冉有请求再加些。孔子听后同意说:“那么给他十六斗。”冉有却给同学母、一共八十石粮食。孔子知道后评述:“公西赤到齐国去,驾着体壮的大马,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过这样话:'君子济贫不济富。'”
原文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
原思他到老师家,担任家中的总管;孔子给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肯要。孔子就对原思说:“不要推辞拿回去,分给你的乡亲吧。”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无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老师说仲弓:“不作牺牲的耕牛,产下牛犊通身红,犄角长得很端正,人们喜爱不愿意、用它来作祭祀品,但是山川的神灵,怎么能够放弃它?”仲弓就像这牛犊,国君会让他治国。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学生颜回:“颜回的心长久地、都不会背离仁德。至于其余的学生,只有偶尔的时候、能够做到仁而已。”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他问孔子:“仲由这样一个人,能否让他从政吗?”孔子说自己学生:“仲由做事很果断,从政有何不行呢?”季康子又问孔子:“端木赐他这个人,能否让他从政吗?孔子说自己学生:“端木赐通达事理,从政有何不行呢?”季康子又问孔子:“冉求这样一个人,能否让他从政吗?”孔子说自己学生:冉求多才又多艺,从政有何不行呢?”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要孔子学生,出任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使说:“请你为我推辞吧!如果再要来召我,我定逃到汶水上。”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学生伯牛生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且从窗户的外面、握着他的手说道:“真是没有法子呀!这就是人的命运!这么好的一个人,却患上了这种病!这么好的一个人,却患上了这种病!”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颜回:“颜回真是贤人啊!仅一箪饭一瓢水,居住简陋的小屋;别人难忍的穷苦,颜回穷苦却没变、求仁生活的乐趣。颜回真是贤人啊!”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
冉求这样说自己:“我并非是不喜欢、老师你的学说啊!但我能力不够啊!”孔子就对冉求说:“能力不够用的人,会在半途停下来;现在你是给自己、画地自限不迈步。”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说学生子夏:“你要做知识分子,应当去做君子型,不要去做小人型。”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任武城长官,孔子问学生子游:“你在那里任长官,是否发现了人才?”子游就对老师说:“有叫澹台灭明的, 走路不去走小道,如果没有公事时,从不到我屋里来。”
原文
子曰:“孟子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孟子反不自夸耀,鲁军打仗败退时,他却殿后作掩护,快要进入城门时,鞭打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能跑前边。”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没有卫国的大夫,祝鮀那样的口才,仅有宋国的公子、宋朝那样的美貌,在今轻浮混浊世,就难避免灾祸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有谁能够出去时,不经房门走出屋?哪为什么没有人,按着正道去走呢?”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质朴胜过文采时,就会流于粗鲁了;文采胜过质朴时,就会显得过文弱。文采质朴搭配好,才有君子的风度。”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人能生存,是他侥幸免灾祸。”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对于任何的事物,能够懂得的人是、不如能爱好的人;但是爱好的人是、不如以它为乐者。”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中等智能以上者,那就可以和他谈、高深学问和道理;中等智能以下者,那就别去和他谈、高深学问和道理。”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来请教老师:“怎样才算是聪明。”孔子就对樊迟说:“致力于使老百姓、去做合情合理事,尊敬鬼神但远离,可以说是聪明人。”樊迟继续问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仁。孔子就对樊迟说:“有仁德者是这样、对吃苦事做人前,对享受事行人后,这可说是仁人了。”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好活动,仁德的人好恬静;聪明的人能快乐,仁德的人能长寿。”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齐国风气一改变,可达鲁国的水平;鲁国风气一改变,可达理想的境界。”
原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酒杯没有酒杯样,这还叫做酒杯吗?这还叫做酒杯吗?”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这样问老师:“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有人掉下井里了,他会跟着下井吗?”孔子就对宰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君子可到井边救,但不会陷入井中;别人可以欺骗他,但他不会被迷惑。”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文献和典籍,而又能够以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一来就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事。”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卫灵公夫人南子,她有淫乱的行为。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对老师不满。孔子这样发誓说:“如我做不正当事,老天一定厌弃我!老天一定厌弃我!”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中庸用来做道德,该是最高准则了。人们已经长久地、缺少这种道德了。”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求问于老师:“如果有人这样做,广施恩惠于百姓,又能周济于民众,他这样做怎么样?能说做到仁了吗?”孔子就对子贡说:“这样何止是仁呢?定是圣人的境界!尧舜都难做到呢!所谓的仁是这样:就是自己想自立,也帮别人能自立;自己想做到通达,也帮别人能通达;能将己心推及人,就是仁德的方法。”
述而篇第七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只是传述不创改,相信喜爱古代的、优秀文化和典籍;我是私下把自己、比作好古的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卷,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能够默默地记住、自己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疲倦,于我有何困难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不能去修养德行,不能去研究学问;听到仁义的事情,不会感动不去做;有了过错不改正;种种呈现的现象,都是我所忧虑的!”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时,神态坦然且自在,精神和悦而安详。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我现在的状况是,衰老得很厉害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再能梦见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立志于道守于德,并且能够依靠仁;礼乐射御书和数,对这六艺应游习。”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只要自己主动地、送来干肉做薄礼,愿意拜我为师的,我都会给他教诲。”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不到他已经努力、想弄清楚没弄清,就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要说出、而又无法表达出,就不要去开导他;你举一方面问题,他不能由此问题,推知其他三方面,就不用再教他了。”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时,从来没有吃饱过。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如果在一天、为了吊丧而哭过,就不会再去唱歌。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教学生颜回:“有人能用我之道,就去出仕推行它;没人能用我之道,那就退隐自守道。只有我你能这样。”子路求问于孔子:“如果是让老师您、统率三军去作战,那会找谁协助呢?”孔子就对子路说:“赤手空拳搏老虎,赤脚涉水想过河,死了也不后悔者,我是不要他协助。我找的人应当是:临事能小心谨慎,善于谋划成功者。”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富又合道可去求,即使是给人执鞭,这样下等的差事,我也愿意去做的。倘若富而不合道,那我就不会去求,还做我爱好的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慎重的事有:斋戒战争和疾病。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之时,听到动听的韶乐,竟有三个月时间,尝不出肉的味道。孔子这样感受说:“真想不到韶乐能、达此美妙的境界!”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这样问子贡:“老师辅助卫君吗?”子贡就对冉有说:“好吧我去问一问。”子贡进去问老师:“伯夷叔齐人怎样?”孔子听了回答说:“是古代的贤人呀。”子贡继续又问说:“后来他们怨悔吗?”孔子这样论述说:“他们追求于仁德,而且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后悔呢?”子贡出来告诉说:“老师不会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吃粗粮及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也自有一番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从而发财及做官,我看就像天空中、漂浮过眼的烟云。”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能让我多活几年,五十岁来学《周易》,就可不犯大过错。”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讲雅言场合,是在讲习《诗》和《书》,还有执守礼仪时,都用雅正的言语。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想了解孔子,问孔子学生子路,子路没有回答他。孔子就对子路说:“你为何不告诉他,孔子为人是这样:发愤用功的时候,连饭都会忘了吃;快乐起来的时候,会忘一切的忧虑,不知衰老的到来;孔子就是这样人。”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我非天生就知道,但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探求并参悟。”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从来不谈论:妖魔怪异和暴力、悖理乱伦和鬼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三个人若一起行,其中定有我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学他优秀的品德。看到他不善地方,作为借鉴避免做。”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上天赋予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样?”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你们认为我会有、隐瞒你们的事吗?我是毫无隐瞒的,没有不告诉的事;而这正是老师我、为人遵循的诚信。”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施教内容是:以文献实践和忠贞、诚实四项教学生。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论述有下言:“圣人我看不到了,能见君子就行了。”孔子接下又论述:“善人我看不到了,能见坚持操守人,这样也就可以了。没有却会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豪华,这样人难有操守。”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用鱼竿钓鱼,不拉大网栏捕鱼;用带丝绳箭射鸟,不射归巢歇宿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