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桂园还是暴雷了,但为了延迟这一天,能为他作的已经都做了,而且仁至义尽。
去年的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公布金融16条,明确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谁是聚集主业?资质良好,就差点某桂园的名了。11月24日,某桂园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三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共获得超15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12月份,监管机构要求四大行在12月10日前向房企提供以国内资产做担保的离岸贷款。
5月8日,某桂园获中债增全额担保,成功发行两期合计17亿中票。
你自己看看,是不是信贷能给的支持,已经全都给到了?你说没钱,银行给你授信,你还债缺外汇,直接四大行给你离岸贷款,你说缺现金流,中债增给你担保发行中票。
至于这次暴雷,也就是债务到期违约,这个事情并不算特别严重,因为其他的大房企基本都暴过,象融创,富力这些,某桂园再严重,也严重不过某大,最后的解决方式无非强制延期或者重组。现在楼市大政策已经翻转过来了,延期偿付的条件开得优厚点,相信境外的债权人会很高兴的通过。
但是某桂园有几个事我觉得是不太地道 ,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应该这也是这次暴雷事件在网上如此剧烈的原因之一吧。
首先就在中债增担保之后,某桂园的股价刚上升,就闹出来高管减持的闹剧,将股民的信心打击得不轻。你觉得中债增这种大哥级别弯下腰来给你担保,就是让你耍小聪明的吗?
再有就是今年年初咱们有一期视频专门讲过某桂园的管理模式,资管公司模式是绿地,另外一家国企开发商改制的时候第一个引进的,但是某桂园最后玩的最溜,他每个地方的公司都是由资管公司控制,资管公司再由老板直接控制,资管公司的注册资本可能就一万块钱,但是他可以控制了一个上千万的分公司,那分公司其他资本金哪里来?很大一部分是员工内部募集的,所以为啥碧桂园的效率最高,这种体制下,项目一旦赔钱,最惨的就是拿钱出来的员工,而老板资管公司最多赔1万块钱,但一旦赚钱了,又是老板拿得最多。
当然,光这些,也没什么,最关键的是后续传出某桂园也变成了境外资管公司的代理人模式了,这点没确国内办事,讲究一个和字,赚钱赔钱,这是第二位的,让大哥心里舒服才是第一位的,你说对吧?关注我,带你了解更深层次的财经地产
认真假哈。因为我今天查阅了一天资料,发现他的股权确实无法穿透。但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你已经作好了拿钱跑的准备了,那你欠的一屁股债,最后让谁帮你擦屁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