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谈论“战略”,好像凡事不说这个词,你就OUT了。连劝人做事,都会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的懒惰”。那战略到底是什么?它的底层思维是什么?
在战略专家佩拉德看来,战略思维,并不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奖杯,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一种技能。他说,战略思维的核心,不是丰富的经验,也不是开阔的视野,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的。
一、过山车式战略思维
佩拉德在他的《战略思维》一书中指出,过山车式战略思维指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一辆启动中的过山车,会经历向上、向下、推进这三个主要部分。
它们各自对应一个问题。在“向上”这部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快速产生好想法?”“向下”这部分,说的是,有了很多好想法以后,我们该“如何快速消除不合适选项?”最后的“推进”是指,当我们排除了不合适的选项后,“如何让你的最佳解决方案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过山车式战略思维=创造性+分析性+互动性。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公式,就是“驾驭”。所谓的创造性,其实就是要驾驭自己的思维,不被混沌占据,而是保持清晰;分析性就是要驾驭收益,排除那些不可行、不划算的选项;互动性,就是要驾驭反馈,尽量让对方给出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
二、战略思维的误区
面对复杂的商业竞争,另一位学者马利克在《战略》一书里提出了新的战略观,他认为战略的功能是为了弥补信息的不足。让一家公司可以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马利克提醒,制定战略时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不要把正确的废话当做战略,不要把扩大市场规模当做战略,不要把企业的运营目标当做战略目标。
马利克给出了两座灯塔:一座是把优先对客户负责当做目标,一座是为提升生产效率而进行创新。他建议企业的管理者由此思考,去制定企业的战略。
三、在企业成长各阶段需要的战略思维
商业战略专家赫尔默在他的《战略7力》里,从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七种思维模型:
在企业的创立期,需要重点建立垄断性资源和反向定位两种力量。前者保证获取竞争所需的稀缺资源,后者通过颠覆性商业模式获得先发优势。
在企业的增长期,需要着力获取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和转换成本三种力量。这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而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最重要的是运用品牌效应和流程优势这两种力量,巩固市场地位。
在这三个阶段,我们看到一种共性:每种战略力量的核心基础,其实都是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正如作者所言,创新指导着战略力量的获取。没有持续的产品、流程、品牌等创新,任何战略都难以长期奏效。
总之,要在商场开疆拓土,就必须具备战略思维,并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