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简史》围绕全球化形成发展过程。讲述l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全球化的酝酿期,二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期,三是全球化衰退期。
(一)全球化酝酿期
这一阶段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它的存在是为即将来临的全面的快速的全球化做各方面热身。
这种热身首先体现为新的贸易理论的出现,它代替了旧的贸易理论。
1815年李嘉图在批评旧的《谷物法》为代表的重商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应该降低关税开放粮食贸易,因为当地主的利润减少,他们就会把资金转投到制造业,同时从进口和出口中获利。如此一来,贸易伙伴也能从中获利,这正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有两个特点:第一,降低关税开放国际贸易;第二,开启双赢模式,认为开放贸易让本国商人和国外商人双双获利。而重商主义与此恰恰相反:第一,体现为增加关税,限制进出口,第二,体现为只考虑我如何盈利的单向模式。
这种热身的第二体现为全球化模式的试运行。这个阶段的全球化更像是一次建模,因为从地域上来看,它仅仅出现在欧洲内部,还没有形成全球链接。不过,它同时具备了全球化的各个层面的表现,具体体现为:财富集中贫富不均,海外贸易发展,大规模人口流动。这三个基本方面在未来全面全球化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可惜,紧接而来的一战二战,使第一波全球化戛然而止。两次战争还导致一个最重要结果—-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而这一新秩序又为全面全球化的到来进一步打开通道。
新秩序一:体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解决了汇率不稳定问题。
新秩序二:体现为关贸总协定的缔结,解决了关税壁垒问题,是李嘉图比较理论基础上上的扩大,由两个国家相互降低关税发展到多个国家相互降低关税,更加便于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
新秩序三:形成了初步的全球化地理雏形。第一个标志是美国的加入。美国全面加入全球化序列,这同时是战前英国为主欧洲小范围全球模拟的扩大。第二个标志是第三世界国家初步进入全球化序列。美国,欧洲,亚洲三分天下的局面浮出水面。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化进程继续发展。对于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全球化运输工具在此阶段得到完善,也为全面全球化的到来做好了充足准备。
全球化有两个重要杠杆:一是国际贸易,战争之前的经济理论已经为国际贸易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国际运输。二战之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运输工具开始优化升级。集装箱船的出现是这个优化升级的标志,集装箱船的出现节省了运输空间,也节省了运输搬运时间,从而促进了贸易全球化,比如因此催生的日本经济,日本迅速成为出口大国,在美国的投资是10年前的10倍。
但是,1973年的经济危机阻止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也遭到第一次重创。
1973年的石油危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引爆的,石油输出组织(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支持国,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原油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13美元,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GDP下降4.7%,日本下降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件因政治事件而引发的系列经济事件。
石油危机导致战后重要的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而美国为阻止经济继续恶化,提高银行利率,这一措施对世界各国造成负面影响,并zuizhong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结果,富裕经济体为全球金融危机埋单,出现逆差,而欠发达国家实现贸易顺差。这一系列变化第一次显示出全球化的另一幅陌生面孔。
为了应对1973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欧洲国家选择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工作或移民。而美国则放松运输管制,这一运输政策又对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
运输政策进一步放松后,运输公司可以根据合同运输货物,契约运输产生。这一措施决定性地推动了工厂生产的全球化,并促使使私人外贸投资成熟。
到八十年后期,三分天下局势更加明朗,但是有一个可怕的地方美国人没有意识到,当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贸易大获丰收之时,它同时在流失新技术和更多的生产工作岗位。但是在他还没有意识到是,全球化已经进入了加速度发展的运行轨道。当美国意识到时一切都超出它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