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四十三)
爱新觉罗·皇太极个人的价值感体现只在一个地方能够世所公认:与明朝军队对垒的战场上。
从前线奔驰6天赶回盛京也来不及见哈日珠拉最后一面,悲恸过后又奔回战场。
他失去了最爱的女人,他要从杀戮征服中讨回一点心安。
奇怪又血腥的思维逻辑,只有缺乏人文意识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解释。
是怎样一场大战,耗尽了敌对双方指挥官的所有心智能力,而且事先谁也不知道,这竟然是决定明清两国命运走向的最后一战。
松锦之战,明清各投入十多万兵力,从1639年绵延至1642年,不算长却异常残酷,如果可以拉成一条时间线,那就是一条压垮大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洪承畴出场。一个明朝军队统帅的人生中最郁闷的悲剧,开演。
袁崇焕被杀后,洪承畴很快就被手足无措的皇帝朱由检拎上前台,先是派他去镇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屡立战功。
朱由检款待手下爱将的最拿手好戏,就是将之拎到一个比之前更为凶险的职位上并且抱有过于热切的期望。
所以,洪承畴最后被派任蓟辽总督、出现在松锦前线对抗皇太极,只能是不出意料的安排。现在无从得知洪承畴当时的想法。照当时的情理推测,显然不怎么愉快。
近20年时间里,成为皇太极的对手的人,下场不是身败名裂就是家破人亡,这实在是一个充满血光之灾的不祥职位。而且能够坐到这个位子上的人肯定不傻,耳闻目睹一箩筐冤假错案,能说洪承畴对此就不会产生一点别样念头么?
皇帝把我扔到这连空气都能嗅得到血腥气的鬼地方,不是想我死又是什么?可是,抗旨是万万不敢的。
辽宁的锦州、松山(今辽宁锦州凌海松山镇),念起来平板冷硬,太适合作为主战场而不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了。实际上,清朝定鼎中原之前,整个辽东都是铁骑横掠杀声震天,每一颗沙子都吸饱了鲜血。
好了,除了血腥味什么味都没有的战场,且看两个男人的最后对决。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中过进士,能文能武,曾经是那个最有希望打垮李自成的人,如今站在与皇太极的对立面,一筹莫展。
从宁远——塔山——高桥——松山——杏山——锦州,一步步向前推进,最后与锦州连成一线,内外呼应,一举击溃清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这是洪承畴原本的战略思路——如果没有皇帝及其恶心的宠臣出来捣乱的话——是可取的制胜之道。
而皇太极听取一帮汉族谋士的建议,在锦州北侧90里处的义州(今辽宁义县)屯兵,作为进取锦州的前进基地。攻下宁远、锦州,再跨过山海关,牢牢咬死这一条进可攻后可退的生命线,就可鞭指北京进占全国!
前面已经铺垫过,此时的大明帝国就等着最后一根稻草,只要朱由检的恶劣达到人神共愤的程度,就是对皇太极的最大“帮助”。
其中小小的插曲是,洪承畴到底不是吃干饭的,依照他的既定战略,明军的关宁铁骑确实给清军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打击,当时的朝鲜史录记载“清人兵马,死伤甚多”,尚在盛京养病的皇太极,也成功地被前线的失利报告重创,“忧愤呕血”,带援兵急驰六夜赶回松锦前线督战。一路上,皇太极鼻血流不停,他的身体状况,已近收尾。
小插曲终究是要让位给主旋律的:两军短兵相接,先乱阵脚的先输。
根由是朱由检太着急要打赢这场仗了,很不喜欢洪承畴缓慢的战法,一再催逼他快快打个胜仗。皇帝这样做法,是要死人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关键时刻洪承畴“忘”了这一条足可救命的古训,暴露出自己并非天才将领的可怜软弱,慌手乱脚地向早作准备的清军进攻。
不知己不知彼,兵家大忌!明朝输定了!
清军拦腰切断明军的后勤补给路线,袭击明军驻在塔山的粮草基地,迫使明军向宁远突围。连日战守失措,明军自己先就乱了,皇太极伏兵杀出,明军全线崩溃,大将吴三桂数人逃回宁远城,而洪承畴等不到1万人被截困于松山城内。
此役明军阵亡5万3千人,毁弃锱重火器数以万计,4位大将不知所踪,惨败!而清军,自称伤亡仅10人。
兵败如山倒。锦州粮草将尽,解围突围均已无望。吴三桂困守宁远,一城的残兵败将,完全丧失斗志。洪承畴,他的祖国早已摇摇欲坠,再也无力派兵救援,依靠一条尚未被清军突破的天津海运粮草路线,他苦苦支撑到第二年(1642年),遂被叛徒出卖,松山城轻易陷落,他突围不成,被俘,械送回盛京。在他身后,是皇太极刚刚下令处死的三千余明军官兵的尸体。
历时4年的松锦之战,爱新觉罗·皇太极完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