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把火车票改签到5月2日了。一是要避开出行高峰,二是假期本来就应该在家的啊。
何况我还有11组的找地点任务没有完成。回广州去找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心把上海的零散的地点串起来。
四月在上海找了有20多组地点。
刚搬到嘉定的时候,在小区找了6组;
4月中旬,到秋霞圃、古猗园找了7-8组;
4月25日,也就是前天,跑到大名鼎鼎的顾村公园找了4组;
4月26日,也就是昨天,跑到秋霞圃附近补充了之前看好但是没有机会好好拍摄的孔庙,拍了5组。所以昨天没有做记忆训练。
今天4月27日,下午再去顾村公园,那里有个民俗馆,上次去没顾上,再去补充三四组。
那么到现在为止,上海的地点我已经有了26组,加入今天下午将要有的,能凑够30组。老家河间有8组,广州有15组。所以,总共加起来,有53组。但是我想在离开上海前,至少凑够60组。回广州后,教练应该还会带着去找,能找到80组左右吧,应付世界赛应该够了哦?
关于地点的寻找,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在广州的时候,基本是教练们找好了,让大家按图索骥来记忆就好。但是印象不深,后期回忆也比较难。去体育学院休息的时候,伙伴们对话:“记住了吗?”
“记住啥啊,就是拍个照片。”
如果是自己找来的,印象肯定会相当深刻。但是呢,自己找可能又不大会找。
可是,即便是小孩子,也总要蹒跚学步的。所以去体育学院的时候,我已经不再甘心于雏鸟一样等候“喂食”,自己找了一组,而且还舍弃掉了教练找的一组,因为那组实在太多垃圾桶、铁门、石头、楼梯,我真的受够这些东西了。不能怪教练,其实即便大学里面,有特色的东西也不多的,也真的不好找。只是说我真的不愿意自己的记忆宫殿里面太多类似、雷同的地点,为这,我都勇敢地丢掉了自己找到的四组家居桩,因为都是家具家电,跑马拉松的时候会混。
教练也建议说,其实一样的东西,也可以拿来重复用的,比如一个垃圾筐,可以在不同的组别里面,换个角度和位置用。反正就是一个方位和顺序的定位作用,那个东西具体是啥并不重要。这个我也同意,也确实采纳了,可是如果有新奇好玩的东东,没有人愿意继续垃圾桶、楼梯啊对不?
绕回来说我自己是怎么找地点的。
真正自力更生的第一组是黄金桩,就是自己以前生活过多年、十分熟悉的地方,哪怕不再身临其境也能回忆出来的,就好像长这么大,各种搬家,但是出生至童年的老宅。就是回忆出来的。
实地考察找出来的是广州体育学院的那一组。那天,教练带着同学要返程,我主动留下自己找了一组。
然后就是4月在上海的自己找。
找来找去,越来越有经验了。总结一下,是三轮。
第一轮:先当个游客。但又跟其他游客不同,我研究的是物品或者空间本身是否合适做地点,从哪个角度去看比较好,这个阶段可以适当拍点照片。不过拍照又耽误行程,而且说不定最后确定的跟拍的又不一样。这一轮要求强大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最耗费时间。
第二轮:如果地方不大,就全部走一遍之后再逆着回来,这个过程中就要数数,看看能不能凑整组。这一回很有成就感,如数家珍,尽收囊中的感觉。
第三轮:正式拍摄,我个人倾向于拍视频。当然更好的方式是拍照和视频双管齐下,但是手机空间有限,而且有了视频也没啥必要拍照片了,视频本身能反映路线,但照片是孤立的。然而单纯视频可能会不小心漏掉某个地点,或者说凑不够,或者某些地点直接距离较远,这个时候用照片来补充、辅助一下就很有必要了。这一轮耗费时间也比较长,因为我除了拍地点的细节之外,还要再拉远镜头展现全貌。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做的,但我感觉我还是要弄明白那个东西整体上到底是啥之后再去取局部细节更好。
再说说一次性拍几组的问题。我试验过一组、二组、三组。最开始的时候一组一组来,后来有点厌烦,改成两组;但是有的地方连续性很强,地方又不大,比如昨天去过的嘉定孔庙,四组不到。所以前边踩点侦察好了后就一口气全拍下来。也不是说一组一组绝对不好,也要跟地点本身的状况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比如秋霞圃、古猗园这种的,典型的江南园林,路线中间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山啊水啊给隔断。一组一组来就比较合适。可是这样的地方又过于追求曲径通幽,各种岔道彼此交通,难免有交叉,走着走着就容易迷路了,迷宫一般。所以我琢磨着,其实还是一览无余的比较开阔的平地比较好。
还要提一点,时间的问题。别的正经游客都是观光型的,所有路线都只走一遍,然而我们找记忆宫殿的人,至少要两遍,我呢,是三遍。如果出发的晚,搞不好景点关门时间就到了。昨天就比较悬,我三点多到的孔庙,走第二遍的时候发现马上4点半了。有点着慌,因为网上说4点半关门。跑到门卫那里打听,慈祥的大爷告诉我5点,这才放宽心静静拍摄。全部拍完的时候就差不到十分钟关门了。
孔庙人特别少,我估计像我这种仔细看了三遍还全部拍摄的,only one。
最后迈出门槛的时候,有一种打家劫舍、洗劫一空的窃喜,因为这里被我拍了一个底掉。
最后说一点心态问题。我们这样的人什么都拍的样子其实很古怪的,而且你去同一个地方连晃三圈也很异常,因为就没人这么看景的,好像在使劲扳回门票钱似的。而且,有的景点像孔庙根本就是免费的,我自己心里都觉得用眼底使劲刮人家家底三遍很不好意思。这个滋味说起来其实也很有趣的哈哈。
景点还好了,反正也会有其他人在拍照,遮掩其中倒也不是很另类,如果在商场,基本就你自己了,何况拍着拍着就进人家店铺了。像我昨天出了孔庙又去附近广场,拍着路边的摆设又发现门里的东东不错,比如一个少见的煤气罐、一个招财猫啥的,就迈步进入了。于是“欢迎光临”不绝于耳,还有服务生热情递过来的菜单。我目不斜视地说“谢谢不用”,拍了就走。估计人家会认为我是怪物。
想来我的脸皮也是越来越厚了啊。
关于地点桩的管理和使用。我目前还处在内化阶段,只有些粗浅认知。
就是地点桩多起来,要给十大项目分配的,但我现在十大项目还没有都抓起来,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桩子都烂熟于心,所以分配的事情先放放。
最重要的是赶快一轮轮地刷桩内化,烂熟的黄金桩该让人家歇歇了,我前几天用它们练习快扑准确率越来越差了,还不如几组新桩,这让我意识到对黄金桩使用过度造成审美疲劳了,而且一个劲地用黄金桩,新的桩子就没有机会去熟悉。好比一个君王,专宠一两个妃子,其他后宫佳丽可怎么办呢,会引起宫斗内乱的,你说是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