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躺平摆烂,就允许呀!
身心合一,听身体的准没错!
孩子有必要“躺平摆烂”,就积极支持!陪孩子修复治愈,让他满血复活。
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有用。
先讲一件身边发生的事:一个小伙子,历时三年考公,终于上岸,考了一个狱警编制。举家欢庆,令人羡慕。
可一年后,他因为重度抑郁,休假接受治疗。
很遗憾,很痛心!
如果他早一点听从心的召唤躺平摆烂,就是另一番光景!
因为刚上一个月班,他就想告假休息,家长不允许,软硬兼施,他硬着头皮去上班。
他自己在周末也报健身班,团建队等,想改善状况。
可事实上,他越来越焦躁,越来越不开心,终于病倒了!
想想吧,大学4年一直为以后的工作努力,毕业3年日日刷题,为编制奋斗,他承受多大的压力,消耗多少能量,考公上岸兴奋之余,首要的是不是“躺平摆烂”,充电恢复能量?他没有做到!
再想一想,军警编制性价比高,可适合每一个人吗?
一个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单纯的孩子走进监狱,能不能承受那么多负面的黑暗的信息?
步入社会,自己的底线防线还没有摸清楚,就不得不带着任务疏导在押人员,他能平衡吗?
军事化的管理,陌生的人际关系他能适应吗?
……
如果孩子在上班一个月提出告假休息,就让他“躺平摆烂”,也许他会更快治愈自己。
咱不要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的。自己孩子太娇气。
咱这款就这样,咱的基因,独一无二,没脾气吧。
只是,咱忽略了,没有早点听一听孩子的心声,让他听从自己的身体召唤。
其实,周围“躺平摆烂”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学生即便每天花很多时间学习数学,但成绩依然不理想,多次受挫后,就会无奈选择“躺平”;
许多初中高中勤奋努力的孩子,使尽吃奶劲儿,耗尽所有的专注,上大学后一段时间选择“躺平”;
那些每天挨骂的孩子,不管怎么做,得不到认可,久而久之,就会“摆烂”;
一个孩子上大学后才发现,父母给选择的法律专业,他根本不来电,勉强听一个月,听得想吐。可父母不同意复读,他失去主动探索和努力的欲望只能“躺平”……
人就像弹簧,一直拉紧会断,彻底放松就改变本质了。所以,好弹簧是张弛有度的,才是最好状态。
只有彻底“躺平摆烂”,我们才能恢复的生命的弹性,让身体平静舒展,让心灵自由舒适!
所以,我支持让孩子“躺平摆烂”。
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与自己的心在一起,更容易修复治愈,孩子更鲜活!
要不要躺平摆烂?
当身心合一时,就听身心的;
当身心不合一时,就听身体的。
“听身体的”能帮助人在看不清内心的情况下做出最想要的选择。
身体从未忘记,它是我们自己的神,会引领我们成为自己。
因为我们大脑的思考是基于后天被灌输的知识与标准,是权衡利弊得失之后的选择,是被驯化的结果,并不真实,也并不会激发行动的热情和恒心。
心和身体的感觉才是本能,身心愉悦才愿意恒久付出与忍耐。
身体从未忘记,它是我们自己的神,会引领我们成为自己。
孩子想“躺平摆烂”,我们就接受命运的安排,好好躺平,直到孩子感觉自己有力量起来,身体平静喜乐得打开。
但是,如果躺而不平 ,那么内耗会更大 ,伤害会更深。坦然接受就会转过去,重启航程。
躺平摆烂,就如冬天大雪覆盖的小麦,看似在严寒中毫无生机、停滞生长,实则是在默默蓄力。大雪宛如一层保护罩,为小麦遮挡了外界的部分侵扰,让它能在相对安稳的环境里休养生息。
孩子躺平摆烂,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是在给自己争取一段时间,可以调整情绪和积攒能量。待时机一到,如同积雪消融后的小麦,重新焕发生机。
愿我们认真倾听身体,一起照顾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