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小芳发誓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他人没有一丁点关系~~
"一放假回家就葛优躺,沙发上躺、床上躺,手上还抱着平板"
"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快点写作业,写作业吧!“
“知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啊?别玩了好不好....."
“一会要吃水果,一会又想喝水,一会又要上厕所,本来一会就可以做完,非要拖到八九点。"
..........
上面说的这些肯定不是特例,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问题——作业磨蹭症,导致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小芳来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①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
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个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帮助孩子排除干扰,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安安静静写作业,在孩子开始做作业时,家长尽量不要打扰孩子,比如,不要来回走动、大声说话、接打电话等,也不要玩手机或者看电视,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电话联系马上处理,尽量到没有孩子的房间里接打电话。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好表率,做好陪伴,但这种陪伴不是说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在旁边指手画脚,发现孩子写字或做题不规范,就立马指出孩子,这样容易打断孩子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不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静下来读会书或者处理下没有完成的工作,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专心做事。
上述三种陪伴模式,好坏一目了然
②没有时间观念
大部分孩子写作业磨蹭、懒散,纯粹是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紧迫感,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早做完与晚做完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一味的按照自己节奏来,是导致他们做作业慢的原因。
家长可以想办法让孩子形象的看见时间,比如买个小沙漏,让孩子自己预估时间,大概可以多久写完作业,比如孩子说30分钟,就用沙漏开始倒计时,孩子在养成习惯后,做作业磨蹭的毛病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③额外布置作业,导致孩子故意拖延
这是一种被动磨蹭,是被父母逼出来的磨蹭,家长会给孩子布置另外的作业,小芳在这里称它为“父母作业”,他们在孩子完成学校布置作业时,还会另外给孩子布置“父母作业”,导致孩子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孩子根本没有玩的时间,这时候孩子的“磨蹭”就成了一种对策,若父母总给孩子加“父母作业”,孩子就开始有意识的慢,久而久之就真的变成磨蹭的坏习惯了。
所以还是要适当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在他做完作业或者开始做作业前可以让他自己放松一会,不要在给孩子增加一些“莫须有”的压力。
④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喝水,一会看手机,一会吃东西,很难专注的写作业,经常分心。
一般情况下来讲,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坚持到30分钟以上;而五六年级,才能达到40分钟,如果孩子做作业的时间长,超出了这个年龄段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那么自然而然会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
多参与体育锻炼
千万不要小看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长期坚持运动也会让人变得更有毅力和耐心
专注力训练
比如一些涂色或手工、拼图等游戏,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有规律的生活,和孩子一起做作息表
一般来说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帮助他们调整生物钟,产生身体记忆,有利于增加注意力的稳定。
⑤不会做
有的孩子坐在那边半天也写不了一道题、一行字,任凭父母怎么催都没用,有没有想想孩子就在这个时候就是根本不会做,或者做作业的过程中有困难。这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催。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少的原因,他可能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所以,就会望着作业本发呆,不知道怎么做。
还有的孩子说:“今天的数学作业好难,我不会做。”
其实题目并不难,只要结合课上老师讲过的知识,再开动脑筋思考,完全可以自己做出来。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向父母求救,一点都不知道自己思考。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会卡住,或者干脆不做。其实,孩子并非真的不会,而是懒得思考,懒得学会。
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让孩子养成带着问题学习、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他思考,会思考的孩子,在学习上成长更快,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要。
拙评一下:
孩子做作业磨蹭是一个普遍现象,面对孩子磨蹭,家长们不要操之过急,首先要找出孩子们写作业磨蹭的原因有哪些,然后有意识、有方法、有耐心的解决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拖延的问题,孩子就会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