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2期第7次课程收获:
1.咨询中不要加速推进,试图完成流程,这是表演式的咨询,这样不会贴着来访者走。焦点始终是以当事人为中心,相信他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这样才能更多地关注他本人,才能听到他看重的是什么,将重点反馈给他,并问他:“能再多说些吗?‘大概’指的是什么?关于这件事你怎么想?怎么看?周围人又是怎么看的?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往外拓展时再具体化。提完问题要反馈,用非语言的回应或语言回应(情感回应+内容回应)。顺势再具体化地问“能说得再多一些吗?”
2.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上,针对性地刻意重复重要点,成长见效会快,等到成长到一定阶段,再精雕细琢。
3.刘老师讲了个《蘑菇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或许我们无法帮助来访者的症状,但能够帮助缓解他的情绪状态。咨询中放下我们的价值评判,走进入他的世界和脉络与他对话,就能够同频共振,有更多的对接,更多的交汇。“用己之矛,攻己之盾”,用他的方法解决他的问题。
4.不做家长的帮凶,但要照顾家长的情绪。咨询后和家长交流时,要欣赏赞美家长做了许多的努力和尝试,看到家长的不容易,看到他们的期待,让他们有力量,用好家长这块资源。
5.在咨询前,可以先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最好的同学是谁?孩子喜欢什么?性格特点是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宠物等等,在咨询的时候就容易和孩子沟通,聊着聊着就能够聊出相关的话题,当孩子自己聊到这个话题时,我们再顺势而为地问他对此的思考是什么?他是怎么理解的?她的感受如何?对此有哪些应对的措施?结果又是如何的?我们也要借用孩子的重要他人的力量,借用他对未来希望的力量。
6.评量问句可以让来访者看到他的差异,这些差异带给他什么样的力量?评量问句也可以用数地板砖或扔枕头这样灵活多变的评量问句。
7.咨询效果往往发生在咨询室外或咨询后,我们只是种下种子。
8.如何将非志愿来访者变为自愿?①不以改变他的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只是好奇地了解他,理解她,他就能感觉安全,才更愿意和你聊;②贴着来访者走,他说到哪我们跟到哪,如果偏离主题太远,再用摘要式问话让他回来;③坚信他会从非自愿变为自愿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