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一部以纪录片为基调的艺术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精湛的演技,只是用真实和真诚的方式,展现藏传佛教中最普通的一幕,历时1年,行程2000公里,经历100万次匍伏穿越4季,朝圣,是用肉身丈量灵魂,影片让人感动不已,让我多次哽咽,泪流满面。
电影里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主人公带领我们走过四季,走过草原、雪山、油菜花地,从康芒到布达拉宫,从拉萨到冈仁波齐。
镜头下的藏民主人公们虽然贫穷落后,甚至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愚昧和闭塞,但这些质朴纯洁的内心以及在朝圣路上的大山大水,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和期盼的。
11个朝拜者中,年纪最轻的“扎扎”让我感触最大,当9岁的“扎扎”以标准“磕长头”的姿势三步一磕地前行,而背后是苍茫的天地和雪山时;
当她从累得瘫倒在地的同伴身边经过时,轻声却坚定地说了两个字:“加油!”时;
就算头痛难忍依然不放弃,继续前行时;这些都让我泪奔,让我感觉到了信仰这无比强大的力量。
另一位令我感动是生在路上的小BB“丁孜登达”。幸运地被生在朝圣路上的BB,不哭不闹,就算出了交通事故,也是毫无损伤,安然无恙,被父母轮换负在背上,完成这次殊胜的旅途。不过,其实,他人生的朝圣之旅现在才是刚刚拉开帷幕。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他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
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
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
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这样才算虔诚。
西藏的孩子,从小就熟悉了这样的仪式。他们生活在信仰之地,幸福,欢乐。“扎扎”就是其中的一个,影片里的扎扎,每天都开心无比,无忧无虑,我感觉,宗教就是她的生活,就是她的衣食住行,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坦然,那么平静。其实这也是一种力量。
对于生活在浮躁紧张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冈仁波齐》的出现无异于一股清流,涌入人们的内心深处,极大程度上填补了观众内心依然还有对于“远方”的向往以及宗教带来的内心平静的诉求。
当他们一次次弓下身跪拜、叩首、匍匐前行的时刻,当和声共鸣的诵经之声响起的时刻,对于银幕外有信仰的观众而言,无疑也是一种时间的修行,仿佛这电影厅就像个道场,加持每个看电影的人。
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力量在驱使,但我们可以看到,一群有信仰的人,在做着这样一件令人敬畏的事情。你们可以不信,但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电影可以播放,让我感觉祖国在进步,因为影片也反映出某种贫穷和某种因环境、教育等造成的信息闭塞,这些都令人内心感到叹息与无奈。
其实,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我们都是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因为,真正的信仰,就是独善其身,有着植根于深心之处的神圣梦想。
平静而顽强地活着,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