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书,这个被我视为一生财富的好习惯,其实是在我24岁开始的。貌似没从小时候就开始有些遗憾,但是,我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那一年我读研一,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大摞有关传统文化的书,四书五经、家庭伦常、女德修养、中医养生,同学看了都感叹,说我的心态与年龄严重不符,那该是四五十岁的人读的是吧?!我只是笑笑不语。后来,毕业参公,有了家庭和孩子,就开始疯狂的阅读教育类、育儿类、心理健康类的书。
现在回头看看,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局限。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有缘遇到了林曦老师,也幸好遇到了林曦老师。她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作家。林老师有一间教书法与国画的教室:暄桐。虽然没有跟随老师系统学习,但是我仍受到了很大的熏陶和感染。暄桐教室有推荐书单,林老师也会经常分享好书,她提倡不要只读自己喜欢的类型,也要读一读自己认为晦涩难懂的类型,既能拓宽知识面,也能开阔眼界与心胸。就这样,我的书架里就有了各种类型的书,读过之后确实开阔许多。我最喜欢的就是林曦老师的那本《只生欢喜不生愁》,看似日常随笔,却道尽人生智慧。
林曦老师也是八零后,但是她的脸上却洋溢孩童般的天真烂漫,她的画作灵动有神,她的话语充满智慧,她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她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许多有独特气质的作品。是什么成就了这位八零后的书画家、作家呢?
我觉得,是因为林老师有一位智慧的外婆和智慧的母亲。
小时候,外婆出门买菜前总会把自己打扮的非常得体,回来后总会买一束鲜花,在那个年代,能如此生活得如此美好,对孩子的影响必定是心灵深处的,林老师形容外婆“超级好强可爱,有菩萨心肠”。
母亲说:屋檐水,点点滴。小时候,母亲几乎每天都在家里看书,母亲看过的书会推荐给林曦,所以她从不看电视,母亲宅得住,她也宅得住。母亲很总重她的老师,林曦也尊重自己的老师。
母亲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母亲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为林曦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条件。10岁以后,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也寻的最好的老师。
智慧的种子从小就种到了林曦的心里,才有了今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愿我们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