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 对谈张艺兴:在多元身份中尝试 完成自我对话与成长

1. 「电影《不说话的爱》的初衷与意义」

核心动机:通过电影推广手语,消除社会对听障群体的误解。

准备:提前两个月学习手语,发现方言差异(如重庆手语)。

呼吁公众学习手语,促进与聋人朋友的平等交流。

社会意义:让更多人关注听障人士的沟通困境与就业限制(如修图、CG行业)。

2. 「饰演父亲角色的挑战与感悟」

父爱理解:父爱是“沉默的”,通过行动而非语言表达,是“被需要感”。

天真:中国的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给予了太多角色教育。比如说男孩不可以哭,男子汉要顶天立地,有委屈不要说出来,有情绪都在酒里了等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男性或者东方男性,在这样子的意识里长大之后,变得特别能忍,对很多事情他的判断会非常的快速,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没有能力和勇气去表达自己的委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当他们成为父亲的时候,他们也这样做。

3. 「听障群体的社会倡导与行动」

社会现状:聋人社交圈封闭,需听人主动学习手语打破壁垒。

避免使用“聋哑人”标签,区分“聋人朋友”“听障人士”。

倡导行动:在演唱会中引入手语翻译,邀请聋人观众参与互动。

推广手语为“通用语言”,呼吁企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那可是五指山。每个人的信息量和所知道的推理演绎的方式不一样, 导致看见和推导的可能性不一样,就是成见也跟认知相关。有些人没有机会去看到更多的东西,以及有更多的推理工具。因为认知的多样性就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性。

人看人的时候像在看镜子,照见的是我们自己内心。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你看到的整个世界的人,每一位朋友可能都会非常简单。

4. 「多元身份中的自我平衡」

工作原则:设定量化目标(如每年一部电影+一张专辑)。然后中间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休息,或者打磨一下,自己去了解或去游学.驱力来自于自己要强.

解决方法:明确身份优先级,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

学习最大的本质还是要拓展跟挖掘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知。

张艺兴:人生就像是一个大的跑道,起点跟终点是一定的。我们都在跑着自己人生的马拉松,可以快一点, 慢一点, 甚至可以躺着也行.只要你觉得舒服.

天真:我觉得我可以接受未完成的时候,我的人生更自由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事情你拼尽全力也完成不了,或者不能达到自己的期待的。甚至自己的期待有时候都是一个假象,可能是为了要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而设定的某一个标准,或者是为了给自己指明一个努力的方向,让自己不至于虚度年华而找到了一个把手。

5. 「对误解与成见的反思」

成见本质:源于信息量不足或单一思维框架,需通过多样性认知打破偏见。

应对方式:拒绝公式:明确拒绝+给出理由+替代方案。

接受“被误解是常态”,但保持真实表达。

天真:语言便利了交流,但它背后可能也充满着一些欺骗性。

我们正常在交流的时候,就像我有时候听话,所谓听话听音,你还得去听到别人这个词,结合他的背景跟此刻的情绪,他有没有在撒谎,有没有在骗你,有没有背后的意思,他没有说出来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因为善于使用语言的人,有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有的时候是没有这个能力,可能被情绪控制,有的时候是不好意思,不敢说真话,有的时候可能还更具有欺骗性,我就想骗你等等。

6. 「表演的突破与挑战」

最难场景:模拟听障状态(如塞耳膜隔绝声音),捕捉生理反应的微小细节。

表演方法论:参考《监听女孩》等电影,观察聋人家庭生活。

7. 「孤独与志同道合的探索』

孤独感来源:创业中寻找目标一致、价值观契合的伙伴难度高。

认知跃迁:成长是“无知→自信→自知无知”的循环,需不断破碎与重组。接受“能量守恒”:有成功必有遗憾,坦然面对未达预期。

✨小提示:欢迎留言分享你听这一期播客的感受, 或者分享其他你喜欢的播客. 

✨往期播客笔记回顾传送门

     杨天真: 天真不天真

     孟岩: 无人知晓

     有知有行:知行小酒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