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回答:那些缺乏常识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缺乏常识吗?一个人缺乏的常识,能够通过看书学习填补吗?(2)记住文章中有关溺水的常识,和相关心理常识;(3)最重要的是借助您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常识,确保游泳安全、维护心理健康!
晚九点三刻,在上海回去的高铁上,手机编辑文字还是不太习惯。先将今日作业完成,这个话题能说的内容不少,以后有时间再写点东西。
知识包括常识,不限于常识。常识是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的信息,比较普遍,多来自于成长环境的经历和长辈的告知,没有系统的学习经验。所以对于缺乏的常识,人们往往是不自知的。只有出现了与所具有的常识相悖的情况,或是被科普正确的知识,才会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缺乏或者具备了错误的常识。
缺乏的常识,可以通过看书学习进行填补。但是这种学习具有偶然性和非系统性,除非已经意识到在某方面的匮乏,专门对这个门类的知识进行针对性学习。比如今天对于溺水知识的普及,就是由老师带来的,否则我们最有可能接触到的就是新闻里真正溺水悲剧发生的时候进行的科普,主动去学习的甚少。还有今日知乎日报正好有篇文章是“这 6 个「伪常识」骗了我很多年,尤其是第一个……”其中阐述了关于“睡前小酌能助眠,喝粥养胃,喝可乐会导致骨质疏松,吃猪血黑木耳能清肺”等几个科普小知识,不过这篇文章的可信程度也值得怀疑,每个科普都有适用范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说好的六个,就写了四个,简直骗子……
关于溺水的科普再说三遍,不会呼救不会呼救不会呼救,人溺水时会本能地将呼吸系统优先保护,就像遇到惊恐或疼痛先屏住呼吸一样。所以溺水者不会呼救、更不可能挥手呼救!望周知!
同理,说那些自杀的人抑郁的人,怎么不勇敢一点振作一点的话,和认为溺水的人会呼救一样缺乏常识。能振作的人还会抑郁么?需要周围人的觉察和主动帮助,然后鼓励他去就医或者求助心理咨询师,望周知!
从无知到自知到觉察再到喜欢,认知的几个阶段都有其意义。我们需要练习的是觉察,以及对自己的认知。认识自己,这将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主动探索与被动认知,与觉察的能力和水平有关。觉察到自己知与无知,到主动的学习,以扩展自己的边界,才能更加有效的让自己尽可能远离常识谬误的范畴,向知识的内容接近。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学无止境,让我们随时在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