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楷模徐淙祥: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忠实践行‘多种粮、种好粮’嘱托的优秀代表”,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从19岁立志科学种田,到72岁依然躬身田垄,53年如一日,徐淙祥始终坚守在农业一线,用一辈子的执着与付出,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三农”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诠释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内涵。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时代楷模”徐淙祥学习,坚守初心、勇于创新、担当作为,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发光发热,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端得更牢。

       向徐淙祥学习,学习他一心向党的忠诚品格,始终坚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让乡亲们吃饱饭’的梦想,我愿意一辈子做个‘庄稼汉’。”这是徐淙祥一生的坚守。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放弃当教师的机会,毅然回到农村,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改变家乡面貌,让乡亲们吃饱饭。为了这个梦想,他扎根农村53年,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县农业科技协作、攻关试验示范项目,培育出多个小麦、大豆高产品种,在黄淮地区推广种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徐淙祥为榜样,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品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在各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向徐淙祥学习,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始终秉持“科技兴农”的发展理念。“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徐淙祥深知这一点,他不断探索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模式,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全镇第一台植保机、全市首个智能灌溉站,到无人机飞防、北斗导航,他总是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他还自筹资金建立试验田,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科技兴农之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徐淙祥为榜样,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向徐淙祥学习,学习他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始终践行“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庄严承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这是徐淙祥的心声,也是他的行动指南。多年来,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开办培训班,为农民讲解农业技术知识;他成立种粮大户协会,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他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过上了好日子。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徐淙祥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时代楷模”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奋勇前行;“时代楷模”是一种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奋进。让我们以徐淙祥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