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是什么?
NPD即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自我夸大的、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心理行为模式。
其特征是长期存在的自我重要性夸大,过度钦佩和对他人缺乏同理心的情况。
NPD的症状表现
自我中心与夸大:患者常规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成就,常常表现得自负和狂妄。他们觉得自己是令人欣佩的、最优秀的,深信自己是卓越和值得特殊待遇的。
幻想与特权感:有着幻想无限的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确信自己应该得到特殊待遇,并有权享受所有可用的特权。
缺乏同情心与同理心:无法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尤其是当这些感受与他们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时。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更倾向于成为一个情感上的剥削者,他人往往成为患者满足自身病理性自恋的工具。
依赖赞扬:他们的自尊几乎总是很脆弱,需要持续的赞扬和崇拜来维持自尊心,对批评或指责非常敏感。
控制欲与操纵性:以利用、掠夺为目的地与他人交往,没有同情心,不考虑他人权利和感受。可能会使用诸如散布关于他人的谎言之类的策略来取得成功。
NPD的成因
先天遗传因素:NPD可能与基因有关,往往具有家族遗传的特性,其亲代可能存在相关基因,使得后代更容易出现NPD症状。他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与正常人存在一定差异,前额叶皮层和扣带回等区域的体积和活动水平可能偏低。
家庭环境:
忽视/虐待:在童年时期可能受到过身体和情感上的虐待,感受到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自我”。
过度溺爱或保护:父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理应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满足。
不一致的关怀: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不稳定,时而冷漠,时而热情,导致孩子形成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难以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信任。
社会文化因素:在一些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可能会加剧个体的自恋倾向。例如,媒体对名人的过度追捧和对成功的过度渲染,可能会使一些人更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
心理创伤: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一些重大心理创伤,如被背叛、被羞辱等,为了应对这些创伤,他们可能会发展出自恋型人格障碍,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NPD的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减少自恋行为。
心理动力疗法: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和早期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自身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团体治疗:让患者在团体中学习社交技巧,提高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家庭治疗: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