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读了《数学作为学习共同体》一书,感受颇多,现分享如下:
学习是发生于具体情境中的社会关联实践。而 数学作为情境性实践,至少存在生态情境和生活情境两种情形。生态情境时一种价值取向,它是使学习环境趋向或达到最优、高效与和谐发展的状态。学习共同体倡导共生的生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下,每一个儿童的差异得以“交响”。同时,基于教学课程的生活情境强调,教学课程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儿童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
本书基于对学习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实践”、建构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实践”、探索自我的“理论性实践”观点的思考,提出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数学课程观本质是实践的数学课程观,即数学作为情境性实践、认知型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反思性实践和互助性实践六个方面。分别让学校课程体系从“碎片”走向“系统”、让知识学习从“传递”走向“建构”、让学校课程目标从“知识”走向“素养”、让学校课程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让教师从“新手”走向“专家”以及让师生关系从“权威”走向“民主”。这六个方面相互交融并与学校课程方案相互渗透,构成完整的、全新的数学课程体貌,推进学校课程发展,给一线数学教师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