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心满意足地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又看了一遍。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绝”不会把同一本书读两遍以上的——“多浪费时间呀!这世上有那么多书要读。”
人的改变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些大大小小的破改里。村上春树的这边《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彻底打碎了曾经那个毫不运动的老旧的我自己,让我拥有了此生挚爱的、会一直爱下去的“动”的能力。
这本书我读过四遍了——还是非常喜欢。
我因为在外漂泊总是搬家,曾经有一段把许多纸质书都送人了,也几乎是明令禁止自己——“不许买书!”。可后来突然有一天,我想,以后无论走到哪,也总还是能像孔夫子那样,把书全都带上,把其他一点点减离。于是开始重新书,那种迫不及待拆开闻闻纸墨香气的快乐,大大抵消了所有尚未发生的搬家之痛,还让我读了越来越多的书——又是不破不立的一段曲折萦绕的自我成长。
这次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朋友送的,有中英文两本。英文的还没开始读,中文的倒是没几天就已经看完了。每读到一个地方,都有淡淡的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感觉像是许久前在人群中不忍多看了几眼的路人。再见时,他已然不再是路人。奇妙的重逢,淡淡地相视一笑的默契,比恋爱还要美妙。
我的城市也入秋了。每到跑步日的早晨,总想在床上多赖一会儿,不想走进清晨的冷风里。一个月也总有那么几次,挣扎着起了床,但还是很不想跑,于是只能去健身房代替——运动总归还是要运动的。
因为想让自己变得壮硕点,这两年我开始给自己加入了一些力量训练。之前健身的朋友说:“有氧我是一点也做不了,还是无氧更有意思。”
我那时还想:“无氧就是手拿一块铁举来举去,能有什么意思?跑步还能看看沿途风景,总归要更有意思一些吧!”可当我自己开始做力量训练之后才发现:无氧确实比跑步“有意思”!做无氧,你只需要钻进健身房,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每组十几秒、组间歇的还能玩玩手机、拍拍照,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每次练完几乎都能肉眼可见地看到自己的肌肉在变大!
可作为有氧代表的跑步却完全不同,肉眼可见的变化几乎都要以年为单位才能看到,能哼哼哧哧持续跑一个小时的人也真的不多。跑步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可力量训练却持续在给身体积极的反馈,所以相对要更有意思一些。
当然,我并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在做力量训练之前,已经有了好几年的跑步经历,所以更容易坚持。但对于目前兼做无氧、有氧的自己而言,我还需要偶尔去看看跑步相关的书,以确保自己不常常因为寒冷而停跑太久,便足以证明两者在我心中的“有趣度”。
跑步,刚开始的两三公里,都是折磨人的,我想没有人会百分之百享受跑步的全过程。从偶像的书来看,哪怕他每天都能跑十公里,跑步对他而言也是并不轻松的事情。
可我们为什么还要跑步呢?
于我而言,我喜欢跑步,也喜欢“跑者”这个身份。尤记得第一次去三亚参加半程马拉松的时候,出机场就看见组委会的大巴,车上赫然挂着“运动员接驳车”的字样。那一刻我心里思绪万千——若不是因为跑步,我想这辈子我都不可能与“运动员”这三个字有任何瓜葛。
后来去厦门跑全马,冲击更强——路边站满了小孩,他们伸出稚嫩的手,期待与你击掌。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我们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大众跑者,或许也被冠上了“了不起”的光环。
跑步不一定要有名次,每个完成的人都值得一块奖牌。我虽然无法跟你说一些发生在我身上的具体的改变,但一路陪伴自己跑上马拉松的赛道——这其中的成就感早就大于任何改变本身。
我认为,自己想要重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一是: 给自己注入一剂抵御寒冷的能量;
二是: 自我肯定与嘉奖——我总算可以不带任何目的地去读书了!仅仅是和老朋友谈天,说说彼此的现状,很松弛。
第一次读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隐约但无比强烈的“想要改变”的愿望,却毫无头绪。那时读许多书,只是为了找寻答案,说起来功利。
这次再读,来时的路已能看得清晰。虽然不能说跑步改变了我的一生,但我如今不再执迷去寻求答案,而只是脚踏实地地去一天天生活——我喜欢这样的状态。
这世上许多事情,也许并不需要答案。人要解开自己心里的结,生活才会顺畅。
现在连我那从不运动的弟弟,也开始尝试跑步了。前些天他还完成了今年的第100次骑行打卡,我很为他骄傲,也为自己能够影响他人而感觉自豪。
我不记得爸是什么时候开始跑步的,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了我的影响。只知道他现在坚持每周跑两到三次,每次跑10KM,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妈说他现在降压药也不吃了,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我绝不会说人人都该去跑步,但生命在于运动,尤其是在如今人们普遍缺乏运动的时代,动一动身体烦恼常常也会少很多。
跑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也是一种自我折磨——我到如今每每跑完长距离,也还是这种感觉。每次跑完对自己说再也不跑了,但没多久又会想要去“折磨”自己。或许我们只是不得不跑,是被某种酣畅淋漓的瞬间硬控了。
村上春树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跑下去,而他今年已经76岁了。
我也时常告诫自己,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的初衷,是想要跑得更长、更远、更久。一身壮硕的肌肉虽好看,但却并不是我唯一追求。
跑步,帮助我撕开了生活的一个缺口,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可人不能一时觉得自己的目的已达成,就放弃了初衷。
我喜欢自己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我喜欢自己能一直跑下去——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