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也称两极分化现象。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表面看起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平衡之道”的一极。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它反映着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说起马太效应,我们可能反应不过来,说起两极分化,两个极端,大家一定拍脑袋立刻说,这不就是我的班级吗?!好的很好,差的能跌破你的眼镜。当然这里指知识的掌握能力问题,并不指其他,对孩子的评价,我们早就已经进入了多元化评价方式。不管是自评还是互评,最大限度地找到孩子们的闪光点。
新网师中的马太效应,其实我没有遇到。从进入到新网师起,我遇到了一群积极学习的前辈,他们会因为徐志摩的一句诗,残冬还是残春,讨论一早上,每个人都写了一篇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让我这个专门学习文学的学生,无地自容。他们沉浸课程,刻苦学习,互相启发,产生共鸣。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江湖的秘密。
一、优秀是一种习惯
郝晓东老师在文中展示的张海英老师的阅读时间,让我汗颜,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张老师6点半到7点半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白天有空就读《我们怎样思维》,晚上记性最好,就读《儿童的人格教育》和《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这样的自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然我也做不到。当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到不自知,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一极。
二、新网师的“九阳神功”
什么是学习?在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看来,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真正的学习要经历三重对话:自我与客体(教材)的对话,与他人(伙伴与教师)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
读到这里,我对这句话有拨开云雾、豁然开朗的顿悟。
本学期的小语研课,我对前几次的预习作业,能够驾驭,但是第四次作业,就吃了第三次作业的亏,一步错,步步错。果然,教学是一项经验性的活动。因为我对课堂的驾驭缺陷,因此我的设计都存在缺陷。自我与客体的对话,其实就是我们最初做的文本解读。名师对文本的解读,与众不同,或者说别有一番见地。与他人的对话,对应的是教材的解读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这一步尤为关键。个体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产生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自我与客体新的相遇和对话。上课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呀,课前设计是与伙伴的思维碰撞,师生的思维碰撞是理想课堂的最佳方式。毕竟新课改,要求我们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思维,指向语文要素!第三层,与自我的对话。及时反思和记录教学小记,能帮助我们找出问题,避免下次跌倒。我们太需要与自己对话了,每天忙忙碌碌,连轴转,有时候会把事情的轻重缓急转糊涂,把自己转成陀螺。因此我们需要停下来,自己与自己和解。记得福柯有句话,大意是人需要有自愈的能力,大多数时候,自救比他救重要。
这让我想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常规的解读是这是场悲剧。他为什么是悲剧,我们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吗?如果单纯地解读定义爱情悲剧,女性独立。通也不通。中国没有这样的故事吗?有呀。《氓》。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然而罗密欧的悲剧不止如此。把自己的存在放在别人的身上,再厉害的客观事实也救不主观的放弃。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学习亦是如此。
他强任他强,清风佛山岗。不管是春日困困,夏日炎炎,独上高楼,还是万物孤寂,独钓寒江雪。探寻教育的真谛,一起寻找最真的自己,何须寄托他人。生命中的春暖花开,只在沉浸学习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