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那个被同事调侃“主业是厨子,副业才是老师”的教着语文的美术老师,现在是语文老师。
大家都以为我的爱好是做美食,其实真相是—— “爱吃”才是我的核心技能,会做只是被迫营业!(毕竟,等别人投喂太被动,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嘛!)
那我的正经爱好是啥?自己的专业绘画、还是不怎么好的书法、元老级的五子棋、闭眼式听书……接到任务后,我很认真地思考着:到底啥算“正经爱好”?想来想去——当老师本身就是最大的爱好吧!
从小,我这个学渣就有个当老师的梦想,但所有人都觉得我在开玩笑。高中报师范时,朋友们的反应是:“你?当老师?别闹!” 直到我真的考上编制,还有人打电话确认:“你是真的当老师了?不是冒充的吧?” 连我自己都觉得魔幻,结果一眨眼,这个“魔幻现实”已经持续了20多年!
作为“不务正业”专业户,我最得意的成就不是教学成果,而是我们班孩子的笑容——人均“笑脸发射器”,愁眉苦脸?不存在的!戴老师总是都吐槽:"你们班孩子笑起来那股傻劲儿,跟你简直是一个模子刻的!"
于是,美食+孩子+语文课+美术=我的“不务正业”教学法!
春天
某天作文课,我这个不会华丽辞藻的美术老师(啊不对,语文老师)愁得在校园里转圈,突然发现——学校果园里的山楂树结果了!红彤彤的,像在挑衅:“来呀,写我呀!”我灵机一动:美术生要写生,那作文为啥不能“写生”? 于是, “观察山楂”秒变“采摘山楂”,最后升级成“自制山楂酱”——从此,我的“不务正业”生涯正式拉开序幕!
夏天
数学考试遇上高温预警? “来,老师请你们吃黑凉粉!”(孩子们奋笔疾书,数学潘老师很无奈: “陈老师我在给孩子们考试,别来捣蛋!呵呵…马上好马上好!)这算不算考场投喂干扰?娃们一定会更认真的考试的。
秋天
中秋节快到了? “走,咱们自己做月饼!” 从馅料到饼皮,全程DIY,语文课秒变烘焙课,隔壁班的孩子和班主任也忍不住来掺和一脚,免得他们班的孩子扒着窗户流口水……
冬天
冬至到了? “糯米糍粑安排上!”教室里热气腾腾,孩子们搓糍粑搓得欢,滚着的换豆粉,味道美极了!语文课成功跨界“美食手工课”……
你看,我的课堂,就是“二十四节气+美食+语文+美术”的混搭风!语文是面粉,美术是糖霜,把知识点揉进生活的面团里,孩子们自然吃得香甜。
反正, “不务正业”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们笑着学、玩着会!
毕竟,没有笑容的知识就像没放盐的菜,再营养也难以下咽。而我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快乐学习"的美食家!
其实哪有什么"不务正业",不过是把教育活成了热气腾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