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阴阳
1. 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即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 阴阳学说:
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3. 阳化气:
指在阳的作用下,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4. 阴成形:
指在阴的作用下,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5. 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6. 冲气:
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7. 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即阴阳制约。
8. 阴阳消长:
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9. 阴平阳秘:
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0. 阴阳互根:
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故又称“阴阳互藏”
11. 阴阳转化: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12. 重阴必阳:
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13. 重阳必阴:
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14. 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15. 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16. 阳病治阴:
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17. 阴病治阳:
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18. 阴中求阳:
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19. 阳中求阴:
治疗阴虚证时,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0. 阴损及阳:
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1. 阳损及阴:
当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2. 阴阳自和:
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运动和发展,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四节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