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一篇一篇解读统编》教学实录《珍珠鸟》
《珍珠鸟》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名篇。本单元学习“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情”,学习抒情的方法。
本节课设置了三个环节
一、明确学习目标
1.借助自学提示,自主学习,了解作者是怎样取得珍珠鸟的信赖的,体会作者和珍珠鸟的情感。
2.了解作者
二、自读感悟
1.初步接触,整体感悟
作者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写出一两个关键词
2.批注细读,不断深入
读、批注、思考,全文中情感的洪流在哪一句上汇聚?直接抒情。(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
3.追逐话题,持续关注
找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深入质疑
1.关注导读提示中的质疑,想想作者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
2.关注抒情的方法
这就是作家的写作,情感是自然而然地“流泻而出”,结合着对珍珠鸟的描写,结合着自己和珍珠鸟之间的交往,但又不那么刻意,不那样明显。这就叫“无招胜有招”。
3.关注文字背后的秘密
珍珠鸟从“神秘嘉宾”到最后和作者“相互信赖”,真正的秘密在于真心。关注作者的其他作品。
本节课堂实录环节明了,层层递进,非常注重学法的指导。自己在讲授这节课时,由于是线上教学,对于抒情方法的讲解不是很透彻,没有给学生讲清楚直接抒情和借物抒情。直接抒情要有,但不能多。
自读课文,让学生要多读读。当然,不是一味“自己读”每次读都带有具体的任务,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每一次读之前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同时,第一次读和第二次、第三次之间,要有推进,要向着学习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