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句顶万句~逻辑说服》(4-6)

第四章:说服也讲演技,让自己浑身上下都是说服力~掌握节奏,才能奏出和谐的音符

“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这样说。通过“说话”,向对方传达我们的信息,是我们沟通的重要途径。把握好自己的语言关,运用各种技巧,让对方接受我们的信息,进而支持我们的观点,这是对话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话的节奏。

什么是说话的节奏呢?就是在说话的时候,适当控制发音与停顿的节奏,掌握说话速度的快慢,调整音量的强弱。这几点组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节奏感。其实,这就像唱歌一样,音乐无节奏不感人,而说话无节奏就没有说服力。

我们平时说话,不会刻意运用说话的节奏与速度,大家只是用描述性话语、描白式风格完成自己的表达。看似不被重视的节奏感,往往会影响到说话的整体效果。通过语速或者语调增加话语的感染力,是许多演讲家或者说服者通用的方式。所以,他们才能在台上侃侃而谈,紧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被说服。

虽然我们日常更多的是面对面交流,不需要像演讲这样层层推进,只需要让自己的话语听起来生动、吸引人便可。交谈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节奏,还应该顾及对方的听话节奏。只有彼此间都感觉到自在,才能产生共鸣,让整个谈话氛围和谐。而和谐的谈话氛围,可以提高说服的成功率。

比如,急性子的人说话快,慢性子的人说话慢。如果这两种性格的人在一起,就要顾及彼此的聆听和表达习惯。说话像打机枪一样的甲,遇上说话深思熟虑的乙,甲说得太快,乙跟不上。当乙失去追问的兴趣时,就无法有效接收甲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甲想要说服乙,基本没有可能。

其中的问题就出现在语速上,双方不考虑彼此的说话节奏,往往会影响说服效果。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知道对方的习惯呢?面对一群人,我该怎么顾全大局?这时候就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魅力。语速不快不慢,适当停顿,巧妙地提高或压低声音,给大家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说服就会容易得多。

总而言之,把握良好的说话节奏,像乐曲一样有高有低,用心诉说。这样对方才会愿意听、喜欢听,语言也才能显示出更强大的感染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