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片段描述了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两个概念、他们之间关系是什么,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简单来说,滞后性指标就是具体行为发生后导致的结果指标,它是行为发生以后的具体数值的体现。比如我减肥后体重减了20斤,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
引领性指标是影响结果指标的指标,也就是它发生改变了以后,才导致了滞后性指标的改变。还有它不是凭空发生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的,所以它有预见性和可控性。
还说减肥,我体重减了20斤,是我每天运动和节食导致的,每天运动1小时、每天从一碗米饭减到半碗米饭,就能促进减肥。而且它有预见性和可控性。这就是具体的引领性指标。
也就是说,引领性指标监控过程,滞后性指标反映结果。
【why】
引领性指标的设定,能更好的促进滞后性指标的完成,也就是结果的完成。不设定引领性指标,滞后性指标的完成就是空中楼阁,很可能达不成有效的目标。所以,在制定结果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设定引领性指标。
【how】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找到引领性指标,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呢?
Step1
首先,确定一个滞后性指标。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设定一个完成其目标的具体结果指标。
Step2
其次,列出多个影响滞后性指标的其他指标,这些指标导致了滞后性指标的改变。
Step3
最后,从多个指标中筛选出引领性指标。这些指标可控,有预见性,可以改变最终的滞后性指标。
【where】
此方法有几个使用前提:
1、 有预见性。比如目标是全年庄家的产量和前一年比提升20%,全年的降雨量增多可以增加产量,但是不可预见。
2、 有可控性。全年的降雨量增多是可以增加产量,但是我没法控制,只能看天吃饭。
3、 此方法是基于行为的指标,降雨的多少不是一个行为,所以不能使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
对于体重偏胖而且爱吃零食的我来说,减肥真是一个困难事。去年10月份,我的体重快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日常行动。所以我决定要减肥,并开始了每天的锻炼:游泳、做俯卧撑、跑步、晚上不吃主食,喝粥等等。但是一个月后体重还是没减下来,反而上涨了2斤,心情糟透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反思:
通过对原文的学习我了解到了:1、我没有一个设定一个明确的滞后性指标(确定滞后性指标)2、也没有思考哪些指标能促使我减肥(列指标)3、没有设定一个准确的引领性指标(确定引领性指标),导致了我减肥的失败。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背景:学习到了本篇的知识点,知道了减肥失败的原因,也了解了怎样去减肥才是有效的,那就是找到减肥的引领性指标。
目标:用3天时间找到减肥的引领性指标。
1、 确定一个滞后性指标,量化成结果。(比如1个月时间减15斤。)
2、 从游泳、跑步、节食、俯卧撑等一系列行为中,列出影响其结果的多个指标(比如每天游1000米、跑半小时、每天减一斤等)
3、 从这些指标当中分辨出关键的引领性指标。(比如每天进食减少500千卡。有预见性,也可控)
执行意图:如果寻找过程中出现了困难,那就每种方法一一尝试一下,记录行动前和行动后的体重指标,选择效果较好的引领性指标执行。
完成目标奖励自己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