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得知我的老战友兼小老哥田万军由牡丹江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部科科长提拔为绥芬河市人武部政委,很是高兴。
绥芬河是整个黑龙江省最具活力的边境县市之一,边贸活跃,经济发达,这里的人武部也相应成为很多干部的向往之地。
老田能被提拔到绥芬河人武部任主官,自然是组织上对他的重用。
一直认为,老田的军旅生涯是平稳的,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那么从容,每一步都那么扎实。
老田以前并不在省军区系统,而是在正正规规的野战军当战士、考陆院、当排长和指导员。
老田不像我,一当兵在就在省军区,还是在后方仓库,好不容易考个军校,还是个后勤干部训练大队。
老田爱开玩笑。我也顺着他的说法,先忽悠他是正规部队是“八路军”,再把自个儿贬为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员”。
老田于是很高兴。他一高兴就酒量大涨,多次把我喝得东倒西歪,他却始终屹立不倒,真有正规军的气度或风度。
后来,因为部队精减调整,老田这个“八路军”没能继续正规下去。
那一年,随着某集团军和某步兵旅的撤编,他被分流到牡丹江军分区,沦为像我一样的“游击队员”。
2005年夏天,当我由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纪检处调整到宣传处负责政治教育工作之后,我结识了老田。那时,老田是牡丹江军分区政治部宣保科正营职干事,我们之间经常有工作往来,因为比较投缘,一来二去就成了哥们。
老田写得一手好材料,事实上也是他们宣保科乃至军分区政治部的头号主力,有什么材料到省军区汇稿,根本无需科长出面,他自个儿就能搞定。
因为有两把刷子和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当时我们宣传处陈国富处长、佟本正副处长都非常认可老田,他整个材料、提个建议,都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7年初,在老田的极力争取下,省军区把“赞颂辉煌成就,迎接十七大召开”主题教育试点任务放在牡丹江军分区下辖的边防某团。
佟副处长领着我去团里指导试点工作,老田全程陪同,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当时,我提出用边防一线官兵的视角,通过与邻国的对比来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得到老田的力挺,最终成为试点经验的一条主线。
正式总结试点经验时,佟副处长和我只负责侃出个大概路子,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老田来完成。
老田也真有战斗力,加了两天班,我再稍稍那么一调整,报到处领导那里,一次性通过。
随后不久,那个边防团的政委走上省军区主题教育部署动员大会的现场,慷慨激昂地汇报了试点经验。
老田写材料有想法,有激情,也非常认真,可以为了写好材料而不眠不休。
凭着这股劲头,老田成为整个牡丹江军分区的“第一枝笔”,名声越来越响。
2007年“十一”前后,我牵头修改整理省军区30个思想教育基地的辅导资料和电视专题片,因缺少人手,经请示领导同意,我把老田和佳木斯军分区政治部宣保科正营职干事栾喜鑫请来帮忙。
那二十多天时间里,老田比我还上心,还积极,还负责。
有天我累得不行了,提出休整一晚上,老田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赶紧弄,整完再说休息的事情。
这是我和老田最后一次配合干活。之前的N次配合都相当默契而成功。
一个多月后,我调入沈阳军区机关。
三个多月后,老田被提拔为宣传保卫科科长。再后来,他成为组织干部科科长。
刚当宣保科长时,老田给我打电话,说这里面有我的功劳。
我如坠云里。老田说要不是省军区老转发我们的经验,要不是你抽调我去省军区帮忙,领导哪能那么关注我?
嘿嘿,原来如此。
于是,我很无耻而又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老田的口头感谢。
2012年4月28日草于辽宁沈阳,2023年7月1日完善于天津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