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分享《我为什么辟谷》到日记星球群里,有同学点评说,“叛逆的性格,传奇的前半生”,回想我做过的一些事情确实有些任性和叛逆。
小时候一直算是乖乖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毕业以后找个好工作,再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嫁了,养育孩子,这算是标准女人的人生吧。
青春期没有机会叛逆,我骨子里藏着的叛逆和任性在后来的人生中不经意间会显露出来,有意思的事是可能老天爷怕我太离谱,给我搭配的老公是个理智踏实的人,他曾经开玩笑说,要不是他拽着,我都飞到月球上去了。
人到中年,那个不安分的心一有机会还会蠢蠢欲动,中年人也有叛逆。
今天看了2019年刘敏涛在《人物》和「每日人物」联合举办的女性力量年度盛典讲述了自己的中年叛逆。
2014以前她是叛逆的绝缘体,她的成长过程符合社会对一个女性标准的预期,从小家教森严,认真读书,中戏毕业拍了几部大戏,在事业高峰时遇到爱情,随后顺理成章回归家庭,相夫教女,退化成面目模糊的贤内助,她的婚姻维持了七个年头,她的前夫常年在外,聚少离多,缺乏情感交流让她怀疑婚姻的实际意义。
既然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她在本该神采飞扬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那就不如做自己,靠自己,放飞自己,成就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冒险去生活。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就这样她成了一个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
这段话太符合我的心声了,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偶尔也想放飞自己,试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比如辟谷,跑马拉松,练铁人三项,但是因为家庭又多了很多顾忌,很多想法都扼杀在摇篮里。
她去参加《演员的诞生》,评委席上都是她的师弟师妹,在以前她是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但是叛逆的她,努力屏蔽内心的躲闪和不适,要去做这样的事,得到观众的认可。
真正为自己而活了,才发现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言听计从,无需过脑,而我行我素,需要判断能力和勇气的双重加持。
生活的旋律不再是永恒的田园牧歌,中年叛逆来势汹汹,如同一张无形的手,推着她去挖掘自己更多的侧面,短发,露背装,都是以前不敢尝试的,现在尝到了叛逆的甜头,心中愈发觉得开阔和自由。
叛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人的底色,学会过品质生活,愉悦自己,把生活安排的充实而美好,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需要一点理想主义,加上恰如其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优雅而丰富的气场。
40岁是一个女性最魅力四射,最美好的时节,当女人领略过少女的青春和存粹,也拥有过生活的磨砺浸润,那就有了光芒与力量,站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就是发光体,因为内心足够富足和强大。
四十岁女演员很尴尬,实际上中年人很既有故事性和复杂性的群体,很多中年人都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意气风发的状态,都有可写可用可观的故事,充满深层次意味,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人写出来表达出来。
许多四十岁女人,有梦想有执行力,她们的生活比电视剧里的家长里短,小情小爱要宽阔的多。她是最近被叛逆激活的中年人,又很多有脑有趣的中年女人更叛逆,但是影视行业对于她们的关注和理解是缺失的。
年龄对于她来说是虚无的东西,她一直觉得没有长大,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迷茫的青年,一不留神就步入了中年,出现了中年危机。中年叛逆没有破坏力,不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骄阳似火,但是却像冬日的暖炉,温温地孕育着,不烫手,这份叛逆激发的斗志是由内而外因在脸上的,眼睛里是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这种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只要不忘初心,你心里年轻的那一块就会留存,所有的柔软也一定不会枯竭。
最后她分享了心中积存的一件小事,她以前和前夫去日本清水寺旅游,附近有一家有名的冰激凌店,她当时想吃抹茶冰激凌,但是没有达成愿意,因为她是家庭主妇身无分文,但是她今年再次去,她已经成为自己的靠山,有自己的意愿,终于吃到了她一直记在心里的抹茶冰激凌,细细品来,是自由的味道。
这个抹茶冰激凌是一种象征,是想要独立自由的渴望,同样为家庭主妇,我非常能理解她当时的感受,那种没有经济独立要看别人脸色的感觉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自己的内心,我也想获得可以自己掌控的自由的力量。
中年叛逆是不是来得晚了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幸福感也好,挫败感也好,都体验过了,一切恰到好处,对自己的人生的掌控感。
很多时候,为了满足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去实现别人的目标,往往却忽略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人这一辈子,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很难,努力做到不辜负自己,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