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杜永道老师关于“感叹号正确使用”的一段话,不禁有所反思。
感叹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标点符号,它以抒发感情为主,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凡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都要用感叹号。
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一句朗读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句话中的句号改为感叹号不是更好?”当时我一愣,想了想说:“老师也认为换成感叹号更好,我们就用换成感叹号后的感情再读读这句话。”孩子们再次朗读时更加深情了。我窃喜:孩子们对香港无比热爱的情感被激发了。孩子们能发现问题真好!课后细读教材,我又发现前面两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最后一句: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最后一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随即也同孩子们将句末的句号换为感叹号进行了朗读训练。
根据杜永道老师的观点,并不建议这样调整。杜老师认为:并不是只要有感情,就要使用感叹号。句子只有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情:,才使用句号。例如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若整个句子具有十分强烈的情感时,末尾可以使用感叹号。
使用感叹号要慎重。只有当感情确实千分强烈时,才宜使用。 有感情的句子,都能打动读者。感情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课文的整体内容去把握,才能准确体味出某个句子的情感,也就是准确体味出句子的停顿、重音、句调。而不是仅靠句末的叹号来体现这种感情。就叹号的使用而言,随意使用叹号是一种常见的误用情况。
语文教学中,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也需要我们慎重思考,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