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湾
前几天“东湾”来人啦,于是我又念叨起我的第二故乡一一东湾。想想还有点滑稽,五十多年前”上山下乡”插队時,初到“东湾”,不知道“湾”在哪儿,问当地老乡,他们讲“扯淡扯淡”,哪来的“湾”,这块自古就叫“东湾”。“东湾”当年是个生产大队,下有四个生产队,这“东湾”在广德县,广德县在当年的芜湖专区,算得上是山区,可这里离最近的”乌龙山”好远好远,只能算半山半圩,呃半山都不能算,四面是土坡,坡上荒草丛生,翻过那几个山坡三十里路到著名的上海监狱白茅岭农场,“东湾”的村民依坡而建茅舍,我插队的生产队是“东湾”三队,“东湾”三队这里有“前湾”和“后湾”之分,”前湾”只有两户人家,一户姓王还有一户也姓王,“后湾”是第三生产队的大本营,因为以周姓为主,又叫周家老湾,在后湾的土坡上还有十几户,那里明显地高于“前湾”和“后湾”叫“高屋基”,当年我的知青屋就建在”高屋基”上,在知青屋的门口,可以一览“东湾”的“前湾”和“后湾”。我下放的生产队周家老湾,生产队长不姓周,他姓R跟我还是宗家,但他是周家的上门女婿,据他讲他是1954年芜湖江北无为发大水,他带着弟弟逃荒到广德县“东湾”的,他是外姓的是站不住脚的,由于是周家的”驸马爷”,否则他不可能当上生产队的队长,这里比较封闭,相当的排拆外姓人,我们知青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种现象,逐步的改变了这种封建陋习。
这里像其他农村一样,一个字“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一年,还有不少“超支户”,一个整劳力一天十分工,十分工只有三毛二分钱,我们知青一天只能拿到八分工,算照顾我们,比照妇女的出工工分。算下来一天只能挣到二毛五分钱。当年我们知青无聊把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改编成:“广德东湾穷山沟,穷山沟里茅草多,锅里都是大萝卜,田里都是蚂蝗窝,出门就是老鸦窝。”我在东湾也就呆了二年,就上调回城了。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是这么穷着过来的,“青黄不接”時还瓜菜(野菜)充饥。我的回乡知青的好友,他们累死累活的干一年,还是落得个“超支户”,因为他们家里有老有小,劳动力工分不多,每年年底与生产队算账,分到自家的口粮(按人口分的),一算倒还差生产队的钱成了“超支户”,我现在讲给我儿子听,他不相信有此事,但是这就是当年大部分农村走过来的历史。
“东湾”村不大,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走出了家门,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到邻近的浙江长兴一带做手艺和经商。留守的村民大都是老年了,承包的田地转包给别人,有手艺的还编制加工竹木制品,老年人还享受政府的生活津贴,生病还有“新农合”报销一部分,经营自家的一小块自留地,吃着”无染的”蔬菜和稻米,自来水和电都通了,享受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享受的“负离子”高的空气,小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去年去了一趟“东湾”,我下乡時的老一辈大多数不在了,同辈的也都成了爷爷,成了留守老人了,儿孙们大多进城生活了,这里脱贫攻坚实现小康了,他们留恋故土“坚守”着这块土地,悠哉悠哉,述旧时回忆起从前,他们很知足了,我也很欣慰,这里必竟是我的第二故乡一一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