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曾为谁停留片刻,转瞬间中小学生开学一周了。弟弟每天开开心心的按时上学,哥哥也非常非常的棒,周四因为自己胸口疼的厉害没有去学校,其他时间都去了,尤其是周五从早上按时到校到下午自习结束放学回家,全天都在学校,出乎我意料的棒。接到孩子的那一刻,我关心的是我的孩子今天心情好不好,累不累。而不是今天学了啥,掌握了多少?眼中时刻关注着孩子这个人。
弟弟放学回家跟我说今天周五他要休息,不想学习写作业。“乖,上了一周的课,确实很累了,妈妈都觉得你小小年纪坚持每天按时上下学,学知识背书的同时还能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得这么愉快,你简直是太厉害了,换成妈妈,可能都做不到这样的好。你想休息,妈妈特别赞成,其实这也是妈妈的想法,正想跟你说说呢!”“妈妈,我想干啥干啥”(霹雳吧啦一大堆的输出,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乖,听你这么说,妈妈感觉你这周末生活安排的好丰富多彩啊!周日下午的运动内容,咱两再商量商量,做个具体的计划,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就是你的体重需要控制了,咱先不说这么多肉肉影响咱跑步速度,就是这肉肉会压着咱得骨头,让咱长不了大个子,还会让咱这身体内脏负担不起,妈妈很担心你的健康,所以我们两个都需要运动起来了。”毫无对抗的亲子沟通,我和孩子都很开心。吃完晚饭,哥哥回屋游戏,刷视频和好朋友聊天;弟弟跟好朋友联机游戏,做小手工;我听院长回放,听婷婷老师直播,整理笔记。三个人各自安好,到了约定的时间,洗漱洗澡准备睡觉。
岁月静好,安暖相伴,生活本该如此,而我对孩子们却浊相于学习,时时刻刻都想让孩子学习。孩子得不到休息和放松,我又在一边不断的催促,日子能相安无事才怪了。对爸爸指责抱怨,婷婷老师直播讲过指责的背后情绪是希望得到关注,支持和肯定。我为什么有话不说,有要求不提出来,而用指责,抱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爸爸猜不到我的想法自然也做不到,于是我自己又开始恼火(自我保护攻击对方)或者是压抑自己(为了安全而拒绝冲突)。
清晰自我,认清真相,自我修行,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内心有力量的做好定海神针,家才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