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第一次读这本书,多年后Yann把它当周年礼赠我,首页歪歪斜斜引了钱钟书的话“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对此,虽有几分浅薄印象,但书中人物早在岁月中灰飞烟灭了。
书薄九万字。单看附录的照片,总觉得杨绛不若钟书俊朗,但读完却被这丹凤小眼的杨绛先生迷得不知所以,不愧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有赶超“人间四月天”的婀娜多态。
书分三部,颇为个性:“芝麻粒”大的第一部分在我看来更像是个序;第二部分读了半晌才觉出是个亦真亦幻的迷离梦境,充其量算个短篇“聊斋”;第三部分为主菜main dish,洋洋洒洒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当属自家传。附录配些人间“石头”,是女儿钱媛未完成的笔记。本文只重点讲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句已成个故事。
“我们仨”是最平凡的一家人,很是朴素单纯,与世无争。1935年,24岁的钱钟书携略小一岁的杨绛到英国牛津求学,攻读文学学士的学位。没能争取到公费的绛只能陪读,那时她年纪小,尙不懂得造化弄人。绛只顾着羡慕正牌儿学子的“黑布背心”,而钱也被论文和必修课程所绊,只说绛“得福不知”。在牛津,富家子弟看重social,认为“吃饭比上课重要”。夫妻二人终日读书(钱和绛显然不读一种书),喝茶,散步,带着“探险”的兴致,也终于学会了开伙做饭。在牛津,绛诞下一女,生前钱谆谆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一语中的。后携女转去巴黎大学“读”书。回国后,钱绛异地去教书,两年后终于重逢,从此便有了开篇的情话。两个知识分子在混沌的年代也不得安宁,好在忧患孕育智慧,他们任得清贫。解放后,“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的”钱钟书返聘回清华,但随后的三反运动,也让钱绛俩人好好洗了个澡,从此绛不写文章,也不再怕鬼。文革期间,夫妻俩顶着白旗,绛译完了《堂吉诃德》,钱写完了文言巨著《管锥篇》。长途跋涉后,终于在三里河安了家。“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女儿钱媛和丈夫钟书相继离世,于是有了这部分的标题。
最后在智慧和平静中,杨绛写下“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末了,绛还在寻找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