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初中的时候如果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不仅脸色通红,而且泪水会夺眶而出。所以我会努力学习,尽量不让自己出丑。我总是想把事情做的完美,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会害怕,恐惧,最后放弃挑战。这样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就是我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善交际,不善于学习新东西。
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解决点在哪里?
很幸运我看到了张华老师的书《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书中说到,很多孩子从小被保护的太好,没有犯错或失败的机会,长大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便一蹶不振。
看到这句话,我简直如雷贯耳,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胆小,不敢试错,惧怕犯错,其实就是抗挫力很弱。
张华老师前南方周末记者,成家之后,强烈的感觉到做一个好父亲比作一个好记者更重要,在2013年初创办了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后来又创办了少年商学院,致力于青少年社会实践。现在,张华老师集十年研究与实践写成了一本培养孩子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书---世界是我们的课堂。
这本书不仅讲了全球教育变革的趋势,还讲了培养孩子面向未来8大核心能力了与素养。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个很小的点关于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抗挫力包括三个层次: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复原并复盘,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 允许孩子犯错误。
美籍华人蒋甲6岁的时候有过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拒绝的经历,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做事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在他三十岁之后,他决定主动出击,战胜自己的心魔。他给自己做了一场名为“百次拒绝大挑战”的实验。
第一天,他鼓起勇气向一名保安要钱,被拒,他尴尬的迅速逃离现场。
第二天,他小心翼翼的问肯德基的员工能否为汉堡续杯。服务员诧异的看着他,说不。
第三天,他进了一家甜品店,说想定制一个甜甜圈,店员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了。
第四天,他提着一株花去敲陌生人的大门,请求在别人后院种植。虽然被拒绝了,但是对方友好的说自己的邻居很喜欢花,建议他去哪儿碰碰运气。
蒋甲越来越胆大,成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求拒绝让他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积极,承受力也越来越强,最后他顺利的进入了谷歌公司。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类似的情况,比方同时求职的两个新人,一个惧怕犯错误,面对工作,被动的等待指示。另外一个积极主动,犯了错误,也会积极的改正,等到试用期结束的时候,一定是那个积极主动的人进步的更快,也更受大家欢迎,留下的机会更大。
芬兰的教育工作者说:优秀的学校从来不会教育孩子避免失败。
我们也有句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为了怕失败而放弃。
达芬奇小的时候,做手工,他拿出的小凳子受到了大家的嘲笑,但是他说还有更糟糕的,结果他真的拿出了几个更糟糕的小凳子。如果达芬奇做了一个之后,怕大家嘲笑他,不在继续做,恐怕也不会有以后的伟大画家了。
二 帮助孩子复原并复盘
现在的孩子们抗挫力整体是降低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学生跳楼的消息,这些让人痛心的消息也在提醒着我们孩子是脆弱的。
为人父母,应该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呢?
张华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背靠背不如面对面,面对面不如肩并肩。”
“背靠背”之父母孩子缺乏沟通,甚至缺少见面。
“面对面”是指亲子关系顺畅。
“肩并肩”指父母和孩子应该成为战友。
我的一个好朋友,她家的孩子很乖巧的一个小女孩,朋友两口子把孩子的学习看的比命还重,孩子上初中之后,由于课程增多,一是也不能适应,学习下滑的厉害,,父母很心急,每天不是吵就是吼,硬把一个乖孩子逼得看到父母像看到仇人一样,每天见面都不说话,更谈不上交流了。
同事也很苦恼,后来我们大家交流讨论的结果就是,先不要那么逼孩子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啊。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和孩子和解,回到以前的那种状态中去,只有和孩子慢慢开始说话了,才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在孩子困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及时的帮助和指点。
我有一个邻居,这家的爸爸做的很好,从小就和儿子关系融洽,并且引导着儿子参与家庭的事物,在孩子长大点后,为了家庭的发展,这个爸爸独自去了南方打工。虽然工作很忙很辛苦,但是父亲每周三次给儿子通话是雷打不动的,从生活,学习,爱好,父子两个无话不谈,父亲还会叮嘱儿子,自己不在家,他就是家里的男子汉,要照顾好妈妈。
就是这个孩子,在妈妈忙的时候,他先到家的话,还会把饭先做好,等妈妈回来。初中的孩子,哪家的孩子不是一家人围着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让孩子扑在学习上。不要说做饭了,洗碗都舍不得。
可是这个孩子最后考上了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
在邻居家里,这个爸爸和儿子就是“肩并肩”的关系,虽然父亲没有在儿子身边,但是他和儿子常常的在交流,关心着儿子,儿子和父亲也是毫无障碍的交流,有什么问题都及时得到倾诉和反馈。
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积极的家庭。孩子也是开朗,健康的,这个孩子的抗挫力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好。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要 厘清长期目标,该放弃就放弃
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懂的什么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是我们家长心理要清楚,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孩子有什么特点,该给孩子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短期目标要服从长期目标。如果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了冲突,我们要调整的是短期目标。
如果我们分不清长短期目标。一味的为了学习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每天被学习班搞得精疲力尽,效果根本就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一味孩子抗挫力差,一味的逼迫孩子,结果会适得其反的。
其实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还真的做过。
我家老大上初一的时候,给他报了数学,语文,英语的课外班。这个孩子开始还是规规矩矩的在上,后来也许他觉得周末也不能休息,太累了,疲劳战一样,就说不想上课外班了,上课专心听讲就可以了。
我呢,望子成龙心切。而且我觉得上补习班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就坚决不同意,每个周末和孩子搞得鸡飞狗跳的,这个孩子还给我玩藏猫猫的游戏,我目送着他进了补习班的大门。前脚刚进家,后脚补习班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孩子没去上课。
真的是要把大人气疯的节奏。最后我只好妥协了。不上课外班之后,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日子之后,孩子不在和大人怄气,上课专心听讲,功课也能够达到效果。
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目光短浅了。
看了张华老师的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真的是目光短浅,没有从长远去思考,
三 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真正的抗挫力的养成,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基本生活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担当精神。抗挫力的内核是提升自尊。
这个问题我感觉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我记得在知乎上看过一篇文章。看了之后我为主人公的那段经历伤心,也为他父母自己的抗挫力叹气。
这个孩子的父母做生意被骗了,父母商量了一夜的结果是亲子去追骗子。给孩子留了纸条和一点钱人就走了。
而且父母一走就是大半年。这个孩子的哥哥在上大学,这个孩子上高一。上大学的哥哥课余打工接济弟弟生活费。弟弟为了让哥哥不那么辛苦,骗哥哥说找了亲戚借钱。实际上是这个孩子一天就靠一个馒头过日子,每天都饿的精神恍惚。最后,孩子的父母回来了。但是这段经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我无意批评这对父母,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要讨生活,但是有了孩子以后,还是要多考虑一些的。这时不仅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孩子负责。
自己强大了,才能够在孩子真正的成长挫折或人生难题时,提供支持。让孩子懂得自己如何关爱自己懂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如果这对父母的抗挫折能力强,就不会一走半年杳无音讯。如果教会了孩子抗挫折力,可以找亲戚求助,可以打工,可以找老师求助,总会相对平稳的度过这个难关,不至于每天饿的神情恍惚。
愿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