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轩随笔】
辛丑牛年
洛水
又逢辛丑牛年,古谚:鼠牛乱纷纷,龙蛇出圣君。
晚清的光绪十九癸已蛇年和光绪三十甲辰龙年,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诞生两个对世界有极具影响的人物。
一将成功万骨枯。人类的历史丰碑,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是奠基在万代枯骨上。这是一代代极平凡的庶民“牺牲”,层层壘积堆迭而成的祭坛。
(一)
中华五千年,前后凡五百帝王,但是,能圣贤者无几。
仁慈爱民者如尧、舜、大禹。
开疆护土强权者有汉武唐宗、康熙乾隆。
俱往矣,领袖而能升华神化者,唯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
上世纪未,我最后一次上三坪祖师公还愿行香。三坪寺香火鼎盛依旧,唯门面增设门市两间,一间买祖师公圣像,一间买已故领袖毛泽东像章。购者如潮,都说祖师公圣像或毛泽东像章虔诚挂在室内或驾使室内,既避邪又保平安。
神化,祖师公用千年,才万民膜拜。毛泽东逝世仅廿年,已成天下圣主,特别是现今第三世界的怀有各种造反理由的反抗者,毛主席的话还是绝对真理,特别是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铁理。
君不见,欧美意、法等帝国,每逢“五一”劳动节,他们的工人阶级都好抬着毛泽东的偶像或语录大遊行。毛泽东思想已成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他的形像就是反对者也无法抵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外婆家二舅妈从台湾回大陆旅遊,从北京回台北时,顺道来我家探亲。她老人家说她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极福相,不象台湾那边宣传的青面獠牙。”(闽南语原话)
毛泽东给中国人不仅仅是领袖的外在丰姿。他没给中国人丰足的物质供应,但是,他带给中国人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一个被外洋欺凌百余年后,又重新站起来的东方大国。
谁能对外寸土不让地护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並拒敌于国门之外?对内又能铲除历朝遗留的千万匪患等嫖、賭、毒,唯领袖毛泽东。
共和国前期,中国人不富裕,但没战乱,享太平七十年。
中华民族五千年,夏、商、周、秦、汉、晋、随、唐、宋、元、明、清国运各长短数百几十年。治乱更替,华夏五百帝。圣贤明君者屈指可数,而昏庸无能,坐享现成者比比皆是。一个朝代的结束就是败在这群昏君和结党营私的自肥贪官手里,还有万民的消極颓废。
明未的甲申年,李自成闯王攻陷北京城,明崇祯帝吊死煤山。
国脉几百年,初创帝王因国运强势和民心凝集而政通人和。
败国之君除了自己无作为,奢侈骄纵无度,又无能臣扶助,宦官贪权私欲结党营私,造成国运颓败。
每每家天下的朝代未期的败责,史学评说要么找几个历史替罪羊,如李师师、陈圆圆等供淫乐妇辈。或是归罪于数不完的宦官奸妄之权臣。
(二)
大清皇朝,国运从强势到颓败经历267年。从顺治帝开国到宣统废帝退位,先后经历两位皇太后和五个不足八岁的小皇帝。历时近一百五十年。经历两段盛衰不一样的家天下。
盛世始于孝庄皇太后忍辱扶助幼帝顺治成材。
顺治帝福临,六岁登基,二十四岁薨,传位八岁子康熙帝玄烨。
在孝庄皇太后的关照督促下,顺治康熙两帝开疆劈土平三藩,完成中华帝国最大的版图。
千古一帝,康熙虽圣贤不敢自比超越炎黄尧舜,守成创业功高盖过汉武唐宗。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成就,虽然离不开孝庄的呵护督促。还有入关清兵剽悍八旗铁骑的马上征伐。
吴三桂借清兵入关,努儿哈赤的子孙尚未做好占领大明万里江山的准备。四万铁骑仅仅想如他们的先族女真金兵侵宋,抢掠一翻作罢。没想到所碰到的明朝官兵,农民起义军如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一直到打过长江,才认真策划建立大清皇朝。
强势的多尔衮能让六岁小儿福临坐稳江山,尽管有诸多野史传说,必竟皇权的吸引力超越英雄面对的美人关。清初的权力继承,已见孝庄皇太后的护犊心计和牺牲,也是大清国运当盛,这是异数。
人类面前,时间是最公平。清兵入关,是在马上爭下江山,八旗子弟能征惯战。百十年后,太平盛世下的堕落,皇帝坐拥三宫六院嫔妃如云,最后,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而大都市里的八旗后裔个个养成纨绔子弟,嫖赌饮、吸大烟。连谋生之能都没有。
这个清未的烂摊子,让清朝第二个著名的皇太后慈禧收拾。
慈禧和孝庄的差别在于后者有强烈的权力欲。而且,慈禧有掌控权力的能力。(病秧秧的咸丰常让慈禧批阅奏折。咸丰驾崩后,两宫垂帘听政二十年,但谋在慈禧)
但是,再大的才华,也无法挽救大厦将倾的颓势帝国。
(三)
不要把国家的兴亡让一两个妇道人家扛起,尽管慈禧有她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
以史为镜,大清是从明朝朱家子孙手里夺江山,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本是一个历史风评不错的君王。史学家评明未崇祯帝:“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比之崇祯的祖辈嘉靖、万历两帝当政近百年,不理朝政,崇祯帝是个极勤政的皇帝。史载崇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这样节俭勤政的皇帝,他知道北方鞑子爱新觉罗的野心虎视。他也知道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李自成、張献忠的农民造反军烽火四起,迫近京畿。他有心抗敌平民愤,可惜他回天无力,既无可用之兵,也无可用饷银。
北京城陷,一棵歪脖子树下,崇祯帝最后用身家生命殉国。
大明王朝象一棵百年大树,已经主干蛀朽。整个国家机器,就像一轮破车,不堪驾驭。文官贪财,官迫民反,武将怕死,临阵降敌。
清兵入关,铁骑四万,这点兵力如何征服中原九州?很可悲,明未的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为大清国冲锋陷阵,歼灭几个南明小朝庭,追杀鲁王、郑成功东南入海,擒朱由瑯于西南缅甸出境外。
崇祯帝不该是亡国之君,但他碰上必亡的国运。大清王朝也一样,辛亥年的宣统退位,是六十年前的道光、咸丰已露颓势。
前清,帝国可圈可点是三个圣明皇帝。千古一帝康熙,十全老人乾隆,还有勤政的雍正,留下“为君难”名句。就是顺治帝,也落得情圣美名。
大清后期的1840庚子年,鸦片战争后,列强攻破龙清国门,从此帝国从割地赔款走向衰亡。历五任皇帝,一个不如一个。连最不负责任的史学家也无法给他们下一丁点溢美之词。
但是,这段时间出现四个大清后期值得称道的著名汉臣: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他们曾经创造一段晚清的小小复兴。这是慈禧太后大胆起用这些能臣,才勉强把晚清挽留五十年。
“大清上无昏君,下无奸臣。”史学家下这句断言不严谨。
应该是整个清朝君王没给奸臣掌控朝纲的机会,而晚清昏庸皇帝又在慈禧垂帘听政控制下,贤愚、功罪让“老佛爷”一人担当。
最最奇迹是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尸骨未寒,刚钦定的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就操控北京,上演一场可怕的宫庭政变,阴谋逆反咸丰帝临终钦定的八大顾命大臣,改年号同治。
这一切不完全是慈禧一人之力,于时,两宫太后才二十几岁,登基同治帝仅六岁,孤儿寡母,在逆境中能神操作,可见当时朝政上下复杂,相互制衡。慈安慈禧能上下其手,舞长袖,可见慈禧之智之能。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十年是可圈可点。能起用湘、淮两军汉臣灭太平天国,迫死石达开。又恩威兼施,让坐大的曾国藩臣服,而不敢自立为王问鼎北京。
如此典范也为后继左、张肱股大臣尽心服务皇朝。
(四)
“同治中兴”的小皇帝刚亲政,就死于花柳病,连个继承的儿子都没有,这应是慈禧皇太后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失职。这也是慈禧始料不及,她不得不又和慈安垂帘听政,这才是晚清的不归路。也暴露慈禧不断澎涨的权欲之心。
再不济,爱新觉罗氏皇族还是有几个能人可选作继承人,为什么要选四岁的光绪帝?这是人的劣根性。小猫小狗也要从小豢养才能俯首听话。同治驾崩,慈禧的权欲之心才无限澎涨,这也符合这个社会,今古掌权居高位者的心态。
光绪年所发生的大事件,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回首的耻辱,也是中国进入维新变法,同盟会革命的开始。
史说的“同光中兴”,乃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二十年(慈安卒于光绪七年),和同治光绪两帝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光绪帝历34年发生的四大事件,才和慈禧直接关连。
光绪亲政后也有雄心强国。百日维新就是大清最后的举子在光绪帝支持,慈禧也肯首之下发起的。
秀才造反,多了理想,少了现实。最后却不但冲击大清权力高层的利益,竞危及“老佛爷”的安危。
连光绪也知道变法已超出他的权限以外,不理性的操作,皇帝已被挟持。
袁世凯的背叛,结果是光绪帝被囚瀛台,戉戍六君子血溅法场,结束这场一百零三天的政治运动。
皇帝软禁瀛台,光绪输了。
千夫所指,慈禧也输了。
再没有中兴荣景,大清帝国输了。
接下来就是耻辱的甲午海战。
百年国耻!亚洲最先进的大清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外竟被倭国海军全歼。
(五)
史说大清有海无防,准确说,前清收复台湾,降将施琅组建一支强悍水师。但是,国家长期实行海禁闭关。直到1840庚子年鸦片战争,英国海军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曾经自诩“天朝大国”终于尝到落后被欺,有海无防,任列强宰割的痛。
道光、咸丰並不是昏庸无度的昏君,他摊上朝纲不振,国运颓堕的尾境。
从秦始皇起,历朝治乱更迭,无不是在官迫民反的农民起义中完成兴替。始于道光未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敲响所谓“苦命天子”咸丰的丧钟。三十一岁的咸丰奕詝死不暝目地把大清朝的烂摊子交给两个年轻的皇太后慈安,皇贵妃慈禧和八个顾命大臣。
两宫及时的宫庭政变,历史也许另有评说,但是必竟还大清朝纲另一个清新的局面和力量。起用汉臣,剿灭太平天国乱军,稳定边疆。
“同光中兴”二十年,晚清四大汉臣功不可没。虽然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后,呕血而亡,替慈禧太后分担许多骂名。
一个国家强盛,必须政通人和。统治者的意志能层层贯彻,百姓家,有国家认同感,能和民族的兴衰息息相通。
天下为公,是整个民族有凝聚力,统治者的政令能贯彻,和百姓有统一的向心力。
史学家评说:清未曾经创建一支亚洲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北洋水师,李鸿章呕心沥血二十年,花费公帑白银五千万兩,毁于怡亲王奕訢挪用六十万两海军军饷,为慈禧太后庆六十大寿,修建颐和园。这种论断,象庸医号错了病入膏肓的晚清脉理。
慈禧 是看不起扶桑倭人,老娘有强大北洋水师,打小日本是老佛爷的懿旨。结果北洋水师管理松散,官兵殆随,疏于训练,中日一战全军复灭。
庚子年,反洋教的义和团,自诩能刀枪不入,支持皇太后抵制洋人。老佛爷的圣意,开始是支持抵抗列强无理要求。八国联军从天津入侵,结果义和团並没有刀枪不入,死伤无数。吃皇粮的清军没有象样抵抗,外省没有勤王,北京城陷,火烧圆明园,老佛爷带光绪帝逃到西安,成了历史笑柄。
甲午海战能不输吗?当年大清水师访问日本,野心勃勃的小日本看见大清出访的海军官兵把衣服晾晒在军舰的炮架上,他们对曾经的天朝上国的敬畏心完全消失:这样的武备训练,岂能经一战?
结果刘公岛海外中日一战,北洋水师虽有邓世昌赴死一战的民族烈士也无法独撑败局:畏战者逃的逃,散的散,死战者都因军备採购,官商钩结营私,大部分炮弹的药芯填土无法发射而被日寇围歼击沉。
能不输吗?庚子年,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向北京,没碰到清军象样的抵抗,列强的军队还几经迷路,是大清加入洋教的子民,为侵略者当响导, 帮强盗撬开国门。这样的结剧,慈禧至死也不能逆料。这些误国乱臣贼子,也让老佛爷背负亡国之名,连十几年后孙殿英盗挖东陵,毁慈禧尸身,也成为她误国罪有应得。
(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亡国之运,也有报国烈士。
晚清,前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血溅沙场,自刎殉国。
后有甲午海战,邓世昌管带血战最后用残舰冲撞日舰吉野号。就象南宋的陆秀夫,背负幼帝跳伶仃洋,为家天下的封建没落朝代唱最后挽歌,而无法挽留帝国的最后那抹血色晚霞。
半部《论语》治天下。华夏五干年文明何止天干地支天文历法?
宋初名相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国家初创,成者王候败者寇。枭雄养死士,多少出身屠狗杀猪之辈,趁乱世混水摸鱼谋出身建功立业。鞍马撕杀立功靠的是流血牺牲,又何须熟读四书五经?天下初定,和统治者同闯天下的草莽英豪,功高震主。
家天下的帝王,那一朝那一代都无法容忍卧榻之侧的隐忧。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就用“杯酒释兵权”,这种权术就比较祥和。而象明洪武帝朱元璋对付功臣的手段的残烈,大清帝国前期也不遑多让,鳌拜、年羹尧的下场不比常遇春、徐达好。
对孔圣儒道半窍不通的初创帝王,如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化外入关的爱新觉罗,也都知道用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苦寒的北荒鞑子入主中原,如果没有溶入中原文化的儒家思想,如何收服天下文人的心机?――几场科举大比,天下举子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入皇门。
也是浸淫千年的儒家之道的三纲五常,才能出现晚清四大汉臣助慈禧全“同光中兴”之盛世。
时势造英雄,多少不服气的人哀叹:生不逢时。假如不是大清当亡朝衰运,二千年的封建制度已成绝唱,那有乱世枭雄蒋介石跟随孙文的同盟会推翻清朝。最后,又把孱弱短命的中华民国断送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手里。
乱世龙蛇出圣君。果然,清未光绪的癸已蛇年(1893)和甲辰龙年(1904)诞生了两个对世界极具影响的人物,这对蒋家王朝的掘墓人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
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的短暂的一段,但是,再有能量的人,也仅了解历史的一小片面,哲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正确的说法:历史是史学家按照坐龙椅的赢家的意思书写的,违逆则如司马老倌被汉武帝“宫刑”下场。
所以,历史其实是一本糊涂账。
(七)
近代史,我们还没翻过这一页。
曾经的八卦传闻或小报,盛传蒋介石派军统特务到湘楚湖南破坏毛泽东的祖坟“滴水观音”,但天意使然,挖地三尺不知其踪。
而1949辛丑牛年的解放战爭,解放军尚未解放奉化,中共中央早已行文部队:不得破坏奉化溪口蒋氏家族的坟陵祖祠,特别是敬奉蒋介石生母王采玉的“丰镐房”。
破坏滴水观音风水龙穴,乃蒋介石陲败的蠢举,大厦将倾,无力挽颓势。
保护丰镐房,乃伟人丰度。掘坟鞭尸,古今暴君多有演绎,必竟有伤天和。仁者,智者不屑为之。
一将成功万骨枯,君没亲历那场解放战争。那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快速进军,形势比人强,超出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预期。
连和中共毛泽东还没对上眼的苏共斯大林也急了,派代表到西柏坡传话:南京都解放了,应着手向世界宣布新政权成立,一个国家不应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空窗期。
天干地支六十年轮迴,历史总有很多相似。入关的清兵打过长江,还行文称新组建的南方朱明小朝庭为“伪明”,难道这满人鞑子是在为吊死煤山的崇祯打仗?
玄机不可泄露,历史的巧合也让蒋家的中华民国在台湾苟延残喘至今。
相传,民国十四乙丑牛年(1925),国民党二次东征,时任总指挥的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正值鼎盛之时,过惠州罗浮山,遊酥醪观,与观主仰度道长长谈一夜。最后,蒋求抽一签,仰度解签:“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蒋求详解,仰度应曰:天机不可泄露。
玄机简单深奥,当事人只能后知后觉,直至百年后,无聊文人闲嗑瞎操心,才把玄机理顺,――民国1937丁丑牛年,八年抗战开始,蒋介石把民国政府撒退入川,在重庆建抗战陪都,直到抗战胜利。老蒋还是和西楚霸王一个调,忘了老道的签言,胜利也不可出四川。他轰轰烈烈地搬回南京总统府。
接下来是箴言玄机展示:见证一个波澜壮阔、势不可挡的解放战争进行曲,和一个没落蒋家朝代的土崩瓦解的结束。
这不是势均力敌的抗衡。国内战争开始,蒋介石的中央军的兵员武器和运输补给是占绝对优势。他老蒋才敢急不可奈发动内战。
共产党毛泽东军队是不足三分一的弱势,武器弹药、粮秣更十不比一。凭毛泽东的英明指挥,和解放军必胜的气势赢了战争,赢了江山天下。
就象八年抗战,初始日寇之剽悍凶残,就是四抵一,中国军队尚无胜算。这不是武器是否精良的问题,这是全民皆兵,冒死敢战的素质,这是军魂!现在的日本军国主义再复活,估计已没有当年武士道的剖腹死士了。
强军是素养,正义之师这是得天时的气势。
但是好战政权,好战国家最后的下场,几乎相似。八年抗战,小日本耗尽能战的精锐,耗尽小国战略资源,在快亡国时只好投降。
就是韩战、越战也一样,面对强大的美国联合国军,中国志愿军赢在天时,赢在地利,赢在赴死敢战的必胜军威,迫使强大的美国求和签字。
别以为全是解放军打败蒋匪军八百万,解放军的兵源很大部分是战场投诚起义的国军改编的。昨天投诚,第二天操起美式武器,调转枪口就对付曾经的“国军兄弟”。
解放军的野战部队打过长江解放南京,是投诚改编的45军攻下总统府,曾经的国军士兵降下那面青天白日旗。
别动不动就把失败归归咎于武器落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输在气势,输在当亡的国运。
十年后的1904甲辰年对马海战,强大的沙俄波罗得海舰队万里奔袭,在日本海对抗比它弱小的日本海军,竟阵亡五千,全军覆没。
这是必亡的朝代苟延残喘的最后一口气。从对马海战勉强逃回国的“阿芙乐”号巡洋舰,十三年后参加苏共列宁的起义,调转炮口,向冬宫曾经的沙皇主子开第一炮。这才是历史真实的一面。
曾经强大的苏联解体了,克里姆林宫又换新主人,除了卫国战争,谁也不会再提那过往的荣光。
(八)
蒋介石集团能逃到台湾已经不冤了,是他的御用文人张其钧提醒他,蒋介石才想起曾经的老道人解的签言。下决心逃到台湾。
历史虽然是模糊,既然己成历史,就不存在假设。但是,可以换位思考推理――
假如1949已丑年解放战争的进程不是那么猛烈迅速。当时的蒋介石计划退守西南,象抗战,利用天险,守西川,不行再退云贵打遊击,再不济可以遁逃出国。他期待共产党象黄巢、李自成和太平天国,能打仗,不能治国,等待时机反攻复国。
三大战役后共军已占据半壁江山,进迫速度超越蒋介石退守的战略思考。加之云贵军阀云龙、卢汉等和他离心离德,他自料无力掌控边陲时局而犹豫不决。
于时,地理学家兼历史学家张其钧向他重提罗浮山仰度道长“胜不离川,败不离湾”的签言玄机,並且用他的地理知识阐述台湾岛的地理气候优势,和历史兴替趨避之道。蒋介石才下退台的决心,並开始向台湾岛抢运国宝,银行黄金白银美元等贵重价值的财物。
蒋介石並没有放弃固守大西南的企图,直到1949年底,他还从台北乘飞机经广州飞成都,指挥胡宗南等军坚守四川。
解放军进攻太快太猛烈,据资料说,仅差不到一小时,停专机的机场就被解放军占领,中国发动内战的头号战犯差点成擒,接着云贵军政通电和平解放。
蒋介石能在台湾苟延至1975年清明,已不是中华民族域内分分合合的事,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世界大格局,他能全身,此应归于天意。
不过,蒋介石至死都没有放弃从西南云贵反攻大陆的幻想,这是事实。从六十年代到七五年,他和美国扶植的南越总统吴庭艳、阮文绍交往甚密。越战期间,台湾最少有几千的高级军事人员长期帮南越训练、指挥军队,包括流窜“金三角”李弥的余部。
越南统一,蒋介石接纳流亡的阮文绍,也知道反攻大陆无望。
而坊间盛传东海舰队于1974年驰援西沙海战,舰队过台湾海峡时,是蒋介石默许放行並叨唸:“西线战事紧啊”的话,应是坊间杜撰而非他本人初衷,别给他冠上那么崇高的民族情结。
假如时光倒流,共产党给国民党设一个局,让老蒋困守四川,最后一定是瓮中捉鳖。中国内战第一号战犯早就进了功德林监狱,毛泽东第一个特赦一定是老蒋。
就是清朝的道光帝选个资质平庸、病秧秧的奕詝做储君才断送大清朝的前程。
假如道光一念之差,选上六子奕訢接班当太子呢?这种假设已没有可能再現,但是,晚清的“同光中兴”其实是“辛酉宫庭政变”后,后台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前台奕訢全盘施政。
该大清当亡国运,道光帝有德才兼备的儿子不立储,最后把朝政让妇道操持近五十年,千古一帝的康熙地下有知,必定捶断胸骨。
(百度小知识:一代恭亲王奕訢,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权力最盛时,被授于议政王。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衙门大臣,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要职。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数十年,极为显赫。
恭亲王干了不少大事,他主持朝政,任用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名臣,先后平息太平天国、捻军,收复新疆全境。又兴办洋务运动,创办工厂,制造机器,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兴办电报,训练军队,创办学校,喊出“自强”“求富”的新时代强音,创造了晚清的“同光中兴”。于时,朝野内外声威极高,被誉为一代贤王。)
(九)
毛泽东一生不信神,不惧鬼,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应时运而天降厮人救世,必有天意。
试想: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红军,最后撒出江西开始无预期的长征。所有高级干部和军队指挥员大部分都随中央长征,但很大一部分伤残和异端人员留下苏区坚持斗争,其生存机率极低,元帅陈毅等就是留守人员。
当时毛泽东在红军里已是被边沿化,被肃反的对象,早就被流放在闽西。是谁提议让毛泽东跟随中央长征,才是第一功臣。
试想,没有毛泽东的跟随长征。没有他指挥四渡赤水体现军事能力,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也就没有毛泽东掌控共产党军政大权的开始。
是毛泽东长征到四川,从小报上发现陕西有刘志丹的另一支红军,以他通读二十四史的底蕴,当然领会“得关中得天下”的意义。毅然决然带领小部分的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与红二十六军会师陝甘宁,完成真正的北上抗日。
假如毛泽东明珠埋没,没有参加長征,中国会怎么样呢?也许当年的红军长征成了结束于大西南的“流寇”,是历史上N次农民起义中失败的一次。“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全民抗日都不可能发生。
天意,中华之幸。但是,天不佑秦始皇,同样的历史机遇,没有发生在公元前二百二十年的秦朝。天意没给秦赢政三、五年寿限安排帝国后事。
你别相信“焚书坑儒”的鬼话。那是反人类的持不同政见对当权者攻讦之词。中华第一帝秦始皇,统一中国,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光这一条就得罪完天下七雄旧国的遗老遗少。
还有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車同轨。
秦始皇,十三岁登基,二十年横扫六国,功被千秋。他的规范、制度至今尚在应用,包括道路交通(驰道)水利运输(运河)。军事防御(长城)。
秦始皇焚的是巫邪杂书,坑则叛逆术士,无损中华文化的传承。
秦始皇是极勤政君王,他遊会稽,登泰山,东遊燕赵故地邢台沙丘时,突然病发驾崩于御途。
秦始皇寿仅四十九,他追求长生,却寿不永。也因他突然驾崩,后事全无交待,才给宦官赵高操纵朝政上下其手的机会。也为后世帝王警惕朝纲结党营私的借鏡。
因为秦始皇传承封建的三纲五常儒道思想,才能使敢“指鹿为马”宦官赵高的阴谋得逞。
后宫宦官赵高也深知浸淫儒家思想的太子扶苏的愚忠性格,才敢威胁宰相李厮,挷架随驾皇子胡亥,用一纸假诏书置扶苏、蒙恬于死地。
秦国的军队都在北方边陲抵抗匈奴的指挥官太子扶苏、将军蒙恬手里。假如扶苏能象蒙恬先求辩诏书真伪,再行自尽,扶苏必不死,则秦朝能一世至万世。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是历代帝王治国之本。但是其核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死,子死得不死”首先要了太子扶苏的命。也使强大秦国成为历史最短命的朝代。
史学家不负责任的操作,又使秦灭汉兴,中间的子婴楚国四年凭空消失。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如管中窥豹,甚至连一斑都不全。历史的真相,只有当事人亲历的瞬间,其余者,都是模糊不真实。
秦始皇的阿房宫就是史学字欺骗我们二千多年的杜撰。近代考古掘开了它真实的面目――传说烧三个月的巨大宫殿,仅是一个夯筑土台,楚霸王项羽含冤二千年。
就是清朝顺治帝福临的生死,虽有完整的宫廷档案,近代的史学家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其宫廷正史或稗官野史最少有三种说法:
都发生在大清顺治十七辛丑牛年。
其一:死于天花,所以孝庄坚决挑选出过天花的玄烨继位。
其二:帝跸在福建同安,被盘据厦门的郑成功的南明水军炮火击伤,运到北京驾崩。
其三:因董鄂妃殁而伤情到五台山出家。
时至近日,尚有电视台炒作当年顺治出家的皇家规格遗迹。这是野史的操作的韧性和魅力。
今年又是辛丑牛年,一甲子过去了。我的少年时代,一部唐人著作,港版的《金陵春梦》伴我长大成熟。
成王败寇。当年我尚幼稚的心灵从书中知道流窜到台湾的蒋介石就是河南的郑三发仔。他无耻地为达成政治联婚,休掉结发妻毛福氏,另娶宋美龄。他道德操守应受到谴责。
几十年过去了,蒋介石的所有日记都公开,我现在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八卦传闻。蒋家老太爷再开明也不会给“拖油瓶”的养子三发仔取“蒋宗郑”(蒋中正)怀念的名字。
而且,日记证实蒋介石1920年就和大他四岁的发妻毛福氏正式离婚,1927年娶宋美龄。中间蒋所交的几个烟花女子,都是同居的露水夫妻,不影响入基督教的蒋宋婚姻。
已经接近历史的真实,真相还是令人启疑。谁能告诉我,戴季陶托咐老蒋哺养的儿子蒋伟国,和其养父蒋介石才是一模一样。这个有日本一半血统的人物,其生母是日本女人,她和蒋、戴都有一腿。 历史到底隐藏多少秘密,鬼知道。
是 胜利者书写历史,真相都在模糊中。
洛水
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