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一些外部环境的原因,似乎更多的人陷入了一种当初如果怎么样的假设里。我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可以倒转,人可以回到过去,但目前的认知范围内,时间是无法回去的。即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做个做出选择的时间点。
往更深入一点想,这个世界的结果总是需要人去承担的,自己拥有可以回去的能力,只能说自己拥有的先天优势,从而拥有的更好的选择,而把差的选择留给了别人。当然会说,可能拥有回去的能力,就可以让当时的人避免一个集体的错误的选,可惜依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在每一个需要集体选择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同的方向,当下的好坏未必是未来最好的选择,那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支持者,哪怕结果不好,也是自己参与进去的,或者说当时自己不是这个选择但更多人选择了另一个,那也是要思考为什么这个在未来更好的选择却当时没有人愿意信。一个人的正确不能改变什么,总是需要更多人去相信什么在未来更好。
我们不是什么做大事的人,就是一个小人物。那就做好自己生活里的选择即好,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相关的规划,甚至包括婚姻的选择子女的教育等等,都是需要自己在某个时间去决策的。当然有些人眼光独到真的靠自己的预判拥有的更好的未来,有的人则是运气就是当时随便选择了。运气也是能力的一种,这并非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一些可能觉得自己当时那样选择就好了,我真的后悔当初不该如何。但我们都知道,过去不可再次选择,当下和未来才是在自己手中。所以每一个当下需要自己做出选择时,我们知过去总结过去思考未来的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在当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举个例子吧,现在就是房产。很多人说当时卖了就好了,再早的时候说当时买了就好了。当然更多背负债务的人会说,当时不买就好了或者现在买就好了。但一切都没有回去的可能,每一个人只能做当下的选择。当下可以选择卖,因为未来可能更跌,当下可以选择买,因为未来可能涨。但一切都是不知道的,知道了就不是选择。
但选择还是要问问自己,自己未来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我也是在22年时也是持房还是持币的一个重大选择,这并非一笔小数目。最终家庭的选择是综合的,大部分是持房的,小部分是持币的。如果从现在回顾,或者说持币更多更合适?但我想想当初不就是想收租吗?持那么多货币是好事吗?
现在利息进一步降低,但租金依然还是保持在原来的收益率,或者未来能够超过三年期定存利率。所以什么是最好呢?有必要为了一个选择去责怪自己吗?更没有必要为了一个选择去责怪家人。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真觉得错了,想想为什么当初要这样选择。那当下和未来是否自己可以避免。
永远相信自己的心,哪怕不是最好的,或者是最适合自己的。相信自己的选择,拥有了自己当初想要的选择那就坚定的无悔吧!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