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车窗外飘着雨,小雨。风却很大,那些雨丝被风拍到了玻璃上,形成了斜斜的线痕。
车外不时变换着风景,变换得让人觉得空落落的,一种异乡的感觉在心头涌了起来。
飞速向后转去的群山,有着静穆的深沉和寂寥,却少了家乡的山的那种鲜活。
忽然想家乡的山了……
二
山上童稚的笑声和嬉闹的场景,从远处的群山里骑着竹马飞奔而来。
我竟有了幻梦般的感觉。
那里面也有我吧?
而我似乎就在那样的场景里,慢慢长大。
漫山的葱绿间,荒草的枯黄格外醒目。透过枯黄望向山下,半坡那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房子依然孤独地矗立在那里。
那仿佛是一个孤岛,又仿佛一段单独的记忆。隔离了岁月,隔离了尘俗。到此时,只留存着淡淡的情绪。
又好像那些记忆只是由一些碎片的对话组成,隐隐约约,似乎在耳边回响,又似乎隐在了心的某个角落,久未打扰。
而今,它开始窃窃私语。
“好喜欢这座山,好喜欢坐在这山上。”
那个女孩迎着风,就那样瘦削地坐着。长发飞起来,那个侧影好像是某种美好的定格。
或许是恬静的表情,也或许是在开心地笑。那时,她已经和整个山的风景融为一体。
她,分明就是那时的我哦。
那个年代,那段岁月。
我坐在那里,随口说出了那句话。再后来的某个时间,我就听到了一个憨憨的声音。
“我已经把这座山承包下来了。”
三
青涩的年龄,青涩的记忆。支离破碎的对白终究凑不出完整的故事,于是那些片段慢慢模糊,模糊到已经辨不出年少时的影子。
那个声音也慢慢隐去,隐去。只留下了那个空洞的铁皮房子和风,提示着曾经的真实。
人有时真是很奇怪的物种,明明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明明已经近乎忘记,却在此时的路上颠簸着冒出来,满是伤感。
如果,如果有如果,那个铁皮房子是否就是另外的故事?
说不清,就是让此时的我再一次选择,似乎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总觉得一个人前行的路会有很多分岔,而走到每个分岔可能都是偶然,每个分岔里发生的故事也会因各种因素变得不确定。
四
手机的呼吸灯开始闪烁,打开看是一条微信的链接:陈慧娴的歌——《月亮》。
一种久违的感觉扑面而来。歌是老歌,却迎合了我此时的情绪。索性带上耳机,让歌曲缓缓流淌。
临别了,拥抱吧,不必说话
倘你心,暗地有雷雨在降下
明白我,要飞去,不用牵挂
......
忽然,就那样被歌词里的一句击中:
心到底,愿扑风中作依归。
车继续奔骋,小雨依旧下,风依然很大,雨丝被拍到玻璃上,线痕依然斜斜的。
愿扑风中作依归!
此时,车里有我,而车外的风是否明白……
羽叔写的字。想念羽叔,想念长亭,想念这样的文字,想念文字里的情感,想念情感里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