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知道《牛虻》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时候,我常到妈妈单位的图书室里借书。但我没有借这本书。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喜欢书名(我这个以貌取人的家伙呀!)。在我印象里,这是一本关于革命者的书。奇怪,小时候,我对“革命”方面的书,有种天然的反感。这种反感持续到三十多岁。所以,我也错过了不少好书,或者说,晚读到了一些早该读到的经典。典型的因噎废食。您可千万别像我这样。看到有名的书,一定要打开来读读,读上那么几十页,再决定是否放弃。
2.
《牛虻》,终于还是走进了我的视野,我认真一页页读完,倒是没后悔该没早点读,因为我知道,这本结构并不复杂的书,对我而言,就算我早读了,在高小那个年纪,我也看不出来个四五六,如果是初中高中读,我也会人云亦云,不会做出独立的思考,有些大有深意的内容,我一定不会深刻理解,比如牛虻之父蒙泰里尼最后一次的布道内容。他在说什么?为什么这么写?
这本书里,牛虻这个人物写得好,让人过目难忘,而他的父亲蒙泰里尼这个人物也写得非常深刻。身为不能公开承认自己身份的父亲,他深爱孩子,他尽职尽责,努力栽培儿子,使儿子热爱读书,品质美好。是的,如果不是命运多舛,亚瑟也许会在他的栽培下得到一个更顺利的前途,而不会流落南美,受尽人间折磨,变成一个脸上带着刀疤浑身布满伤疤心灵伤痕累累的瘸腿男人——牛虻。当然,也不可能成为“语不惊人死不休”、能以笔代刀、令人敬畏的、坚强的传奇人物。
3.
故事的结局,牛虻上了刑场,父亲蒙泰里尼也死了。牛虻死后,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蒙泰里尼担任红衣主教的那一幕,作家不厌其烦地勾画环境,对这位父亲的内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完整地呈现出他人生最后一次布道的内容。
身为红衣主教,在那个场合,他可以那样讲话吗?应该不可以。那他为什么说了那番话?有人认为他疯了。在我看来,他是太清醒了。他亲眼目睹儿子被捕后的惨状,亲眼目睹儿子被枪毙后的惨状,他的心在流血。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忘记自己的布道责任。
他对基督的经历感同身受。《圣经》里说,天父为了自己的信仰与事业,把儿子送上了祭坛。蒙泰里尼问: 有谁关心过那位父亲的心情?这位父亲的心早已碎了!现在,他就是那位父亲,儿子亚瑟(牛虻)就是受难的基督。他感到无比心痛。他和儿子以不同的方式,为了众人的觉醒而努力着,可是是否值得呢?
他发出质疑,我们的牺牲,是否能唤醒你们这些人,你们这些人会不会觉醒?还是一直愚昧下去,庸俗下去,麻木下去?我们的付出和牺牲,值得吗?为了你们这样一些人。
应该说,蒙泰里尼用这种方式对众人讲话,也是在履行他的职责。因为他一生信仰基督,努力讲道以安慰痛苦的心灵。对听得懂的人来说,不是会猛醒吗?对听不懂的人来说,不是就会惊慌地后退吗?于是,我们看到人们恐慌地逃了出去。人们以为他疯了,其实他只是在用生命最后的能量来唤醒人们。布道,不就是在唤醒人心吗?
4.
蒙泰里尼在年轻时候就选择了信奉天主教,做神父,尽管他也曾有过不该有的爱情,生下了不该有的儿子,可是在信仰和事业上,他坚定不移,他坚信人们可以通过信仰基督而得救,他自己也因为这个信仰,因为向基督祈祷,而屡次获得了心灵的慰藉。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跟他一样,有如此坚定的信仰。然而年轻的亚瑟却选择了成为革命者,与父亲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如同我跟我父亲。他在体制内,安稳地生活工作,我选择了体制外,经年动荡颠簸。他当然希望我如他一样。
当亚瑟被牧师出卖,又得知神父就是自己的父亲时,他感到震惊。自己尊敬的神父,居然是这样的言行不一!这信仰还怎么让人信仰,骗子!骗子!亚瑟悲愤交加,又由于无法面对自己犯下的无意中出卖了同志的错误,他自我放逐到了南美,历经磨难后又回到了意大利,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牛虻。
他“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以笔为剑,无情地抨击教会及其代表,终于为了准备武装暴动而被捕。在狱中,已荣升为主教的父亲蒙泰里尼来看牛虻,得知这就是自己的儿子亚瑟,却不能扭转其必死的结局。
儿子曾对父亲说,你可以放弃你的教职,我们跑得远远的去生活。但父亲不能。牛虻死了。他是那么好,那么有魅力,连行刑的士兵都不舍得瞄准他开枪。但他终于还是死了。
他死后,他从小就爱着的女人琼玛收到了他的信,告诉她牛虻就是亚瑟。那个一直爱着她的亚瑟。
他死后,父亲蒙泰里尼向人们发出了猛烈的叩问: 革命者的鲜血是否值得?布道者能否唤醒你们?
5.
牛虻和他的父亲蒙泰里尼彼此深爱着。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信仰和事业,但在亲情上,他们的爱是一样的。父亲从来没有一天不惦记着儿子,儿子也无时不刻惦记着父亲。“养不教,父之过。”对一位父亲来说,能让儿子如此爱自己,那便是成功的父教吧!
书中有一段故事,吉普赛女郎气愤地对牛虻说: 你最爱的事蒙泰里尼!牛虻沉默了,之后没有否定,说: 是。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欣慰,我多么怕牛虻说“不”呀!千万别以革命的名义说不。当他说“是”时,我感到作者真是太棒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不少父亲以事业的名义,逃避对儿子的照顾,然后却打着“爱”的名义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儿子指手画脚。真的,在蒙泰里尼与牛虻(亚瑟)这对父子面前,这些父亲应该感到汗颜吧。
6.
读到一大半时,我去查阅作者的介绍,想获得更多一些作品信息。作者是怎么写出这本书的?这个问题永远都让我感到好奇?作者是位女性,爱尔兰女作家,享年96岁。她的经历也挺有趣。由于搜索方便,就不复制粘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