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今天参加了中国校园文学2025年长垣校园文学阅读记作家进校园,主题是文化传统与文学创新,主讲人施占军南飞雁  王昉

受益颇深的几句话:

中考高考考的是基本功底,所以要有文化积累,现代教育考的是智慧。

写作,要有认知力,考的是情商智商,以及认知逻辑和认知思维。

好的文学作品没有一本脱离教育。

看透传统文化是人司马迁《史记》;他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侠义精神。

儒家传统文化在不断的精进,有勇毅和弘毅的精神。

今天新接受了两个词。

1.“内圣外王”:

“内圣”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指个人通过心性修养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如仁、义、诚等。外王指将内在修养外化为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推行王道政治。

“内圣外王”最早见于道德经典《庄子  天下篇》,他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括精准的描述了儒家理想的人格境界和治国之道。

简单说,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证。他强调,道德修养与政治实践的完美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紧密结合。

创作需要想象力。看到一个事物要从审美的角度。

所有的阅读都不会空手而归。——施战军。


我们读书最好读经典,比如《论语》,从中学到的是为人处事。

生活要有画面感。

2. “化成天下”:核心意思:通过教育、文化和道德熏陶来感化人民,从而成就一个秩序井然、文明昌盛的理想社会。

“化”:指“教化”“感化”“潜移默化”的改变。它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或命令,而是像春风化雨一样,通过榜样、文教和道德风尚来陶冶人的性情,使其自然而然的发生转变。

“成”就是“成就”“成功”“实现”这里指达到一种完美的社会状态。

“天下”,指“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或“国家”。“化成天下”描述的是一种以文化,道德等软实力来治理社会,塑造世界的理想模式。它强调是文教德治的引领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